進入深山,渾身的傷痛,再加上饑渴難耐,劉峰步履蹣跚,勉強行進,忽然發現十幾隻猴子爭先恐後奔向一個山坳,劉峰就循著猴子的蹤跡前行,三步一晃,五步一跌,費了不少辛苦來到一個隱僻的山穀,穀中卻有一股熱泉,山上的猴子每到寒冷的季節就到熱泉裏取暖。
劉峰大喜,跌跌撞撞來到熱泉形成的水池邊。猴群看到劉峰一陣騷動,擺出了攻擊的架勢,劉峰可顧不得許多,渾身傷痛,再加上寒冷,早已經超越了常人忍耐的極限。
甩掉渾身的衣服,跳進池中,一下子感覺好像從地獄到了天堂。這一下歪打正著,原來猴群看到劉峰脫掉衣服,認為是向自己臣服,否則猴群發起攻擊一樣可以要了劉峰的性命。
發覺劉峰沒有惡意,猴群也繼續取暖,劉峰感覺到輕鬆了許多,看到有猴子在池邊剝核桃,不由垂涎欲滴。猴子不會砸核桃,滾得到處都是,劉峰拿起一個在池邊岩石上砸開,迫不及待把桃仁放到嘴裏。
立刻就有猴子衝過來表示不滿,劉峰也覺得不好意思,揀猴子的吃食確實不大光彩。於是砸開兩三個核桃扔過去,猴子紛紛搶食,有聰明些的猴子就拿核桃給劉峰,比劃著砸開的樣子,劉峰就為猴子砸核桃,自己也能果腹,人猴竟然成了朋友。
核桃是猴子積攢過冬的食物,雖然可口但砸開太費勁,往往十個砸不開一個。劉峰一來,群猴都吃到了核桃仁,於是猴子又拿來杏核,劉峰教給猴子砸核桃,砸杏核,猴子蹦跳不止,顯然很開心。
於是有猴子拿來幹棗,山楂與劉峰分享,劉峰感覺跟猴子打交道可比人世輕鬆多了,沒有爾虞我詐。在熱泉裏泡了半日,猴群吃飽又到山間玩耍,劉峰感覺到傷勢輕鬆不少,原來熱泉竟有療傷的功效。
明白這一點劉峰就在熱泉安頓下來養傷,猴群提供吃食,兩日後劉峰覺得傷勢基本痊愈,這裏終歸還是太白山,萬一包鳴放找來,非但自己性命不保,還會連累猴群,因此準備離開。
臨行時猴群還拿出一些幹果,劉峰心道:原來猴子比人強多了,自己不過幫了一點小忙,猴群就知道回報。為洪家付出了那麼多,換來的卻是九死一生。感慨一回,離開熱泉尋路出山。
包鳴放確實在追尋劉峰的蹤跡,不過大雪掩蓋了痕跡,清風觀的人不願意受苦,草草追尋一番就回去了。後來從小童口中得知劉峰的位置又找了一回,滿山大雪,山路難行,也就罷了。
離開天麻山,劉峰還是漫無目的,要報仇談何容易,包鳴放本來就學過上清宮的武功,再得到天火寶刀和絕塵刀法,自己萬萬不是對手,能逃出性命已經是萬幸了。
多虧遇到猴群,在熱泉裏養好傷。一路行來,還是靠在碼頭打短工維生,饑一頓飽一頓。家鄉是回不去了,田地房產都沒了,也不願住到洪家,走一步算一步。
沿著運河北行,這一日來到洛陽,腹中饑餓,到碼頭找活幹,剛好有一大批藥材裝船,人手不足,劉峰上前搭話,說好裝一包藥材給五文,劉峰盤算,這一批貨足有五百包,自己裝兩百包就能得到一貫錢,滿心歡喜幹活。
劉峰在洪泰鬥門下隻練過鐵牛耕地,舉石鎖,紮馬步一些基本功,不過練功極為刻苦,根基穩固,膂力極強,一包藥材兩百餘斤,劉峰一次就扛兩包。
眼看就要裝完,心裏歡喜之餘,沒有留心到跳板已經裂開,走到中間的時候跳板一歪,連人帶貨落入水中。劉峰從小喜歡戲水,水性不錯,趕緊把藥材撈起來扛到岸上,心裏惶恐,藥材濕了,貨主如果追究,工錢就沒指望了。
別人做不了主,隻有貨主來了才能解決,劉峰心裏歎息:自己真是命薄,眼看到手的一貫錢又泡湯了。正在胡思亂想,有人指引,貨主段員外來了。
劉峰連忙迎上去,這位段員外乃是一名藥商,頭戴員外巾,身披大氅,圓圓的臉龐,大腹便便。
夥計把經過一說,段員外上下打量劉峰,劉峰連忙施禮:“一時心急,濕了貨物,千萬包涵。”
段員外頗為豪爽,笑道:“這些藥材曬幹即可,沒什麼損失,你不必擔心,工錢照付。”劉峰大喜,轉念一想,自己有錯在先,不能厚顏領工錢,於是推辭道:“段員外,工錢就不領了,算作賠償,員外不追究已經是寬宏大量了。”
段員外一愣,想不到一個普通的短工竟然拒絕工錢,點頭道:“看不出你還懂道義,識字麼?”
劉峰答道:“幼年讀過私塾。”
段員外指著貨物道:“我這一包藥材兩百多斤,他們說你一次扛兩包我卻不信,如果你真能扛得動,我就雇你到船上幫忙。”
劉峰笑道:“這有何難。”輕鬆扛起兩包藥材,段員外當即表態:“你跟我上船。”
想不到因禍得福,劉峰濕了貨物,反而得到貨主的賞識,成為一名夥計,衣食無憂。
上船後,劉峰感念段員外的好意,處處盡心盡力,工錢從不爭執,也不挑揀飲食,一人比三個人幹的活還多。船隊北上,沿路發貨裝貨,幾乎不用雇短工,省了不少事,段員外時時賞些酒食,劉峰心滿意足。
船隊進入南陽湖,風大難以行船,就泊在避風處,段員外在艙裏飲酒,身邊的夥計都目不識丁,忽然想起劉峰,於是叫人把劉峰領來。
劉峰進艙施禮:“員外有事盡管吩咐。”
段員外笑道:“沒事,就是想找個人聊聊天,他們都不曾讀書,才把你找來,坐吧。”
劉峰在船上數日,知道這位段員外性情豪爽,不喜歡繁文縟節,於是側座坐了。
段員外問道:“看你形容,不像市井之徒,為何淪落至此?”
劉峰歎口氣:“一言難盡,其中曲折頗多,說出來怕攪了員外雅興。”
段員外搖頭:“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如今你在難處,早晚有翻身的一天,說說無妨。”
劉峰就把自己的遭遇源源本本講述一遍,段員外聽了也覺心酸,歎氣道:“原來天下還有如此絕情之人,凡事想開些,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將來一定有你的好日子。”
劉峰申謝:“但願如此。”段員外道:“傷心事不提了,我販藥十幾年了,走遍大江南北,給你講一講各地的風俗。”
於是滔滔不絕講述各地的見聞。自此隔三差五就與常霄一道飲酒談心,兩人對彼此都有進一步了解。劉峰知道這位段員外名叫段奎,祖輩經商,家大業大,老家在杭州西湖,足有百萬家產。
段奎也知道劉峰樸實憨厚,本性淳樸。這一日飲酒之時,段奎拍著劉峰肩膀道:“老弟,我長你一歲,我們結拜兄弟如何?”
劉峰苦笑道:“員外玩笑了,我可高攀不上。”
段奎搖頭:“老弟,我在江湖奔波十幾年,閱人不少,懂一些風鑒之數,你老弟決不會埋沒在市井,早晚會飛黃騰達,說不定將來我還要求你幫忙。”
劉峰可不敢想,知道段奎喝多了,順音答話,糊弄過去。
次日段奎竟然認了真,吩咐夥計準備香燭,劉峰不好推辭,就與段奎結拜,呼段奎大哥。
段奎認準劉峰的人品,把賬目銀兩交給他掌管,劉峰小心打理,賬目清清楚楚。
兩人感情日近,無話不談,段奎家中有妻妾三人,一子一女,每年行船一次,忙碌半年休息半年。
劉峰感念段奎的恩情,盡力協助,船到京城,段奎把貨發完,吩咐船隊北上,正值春guang和暖,風景宜人,兄弟兩人在船頭觀景,劉峰問道:“大哥,這一趟去哪裏?”
段奎答道:“這一趟奔遼東采辦人參,鹿茸幾種名貴藥材,平常的藥材也帶上一些。”
劉峰問道:“為何如此緩慢?”
段奎笑道:“兄弟不知,關外冰天雪地的,能把耳朵凍掉,隻能等到夏天我才敢去。”
劉峰心裏歡喜,長長見聞總有好處。磨蹭到夏日,船隊行到大淩河,段奎上岸談生意,留劉峰在船上。
這裏的氣候果然寒冷,兩日後段奎回轉,劉峰問道:“大哥,收獲如何?”
段奎搖頭:“來得不巧,沒尋到什麼好參,本來要到二仙觀買幾隻好參,偏偏下了大雪,去不了。”
劉峰自薦道:“既然是大生意,兄弟去一趟,總不能耽誤生意。”
段奎想了一下問道:“兄弟真的不怕大雪?”
劉峰笑道:“如果不是大雪,兄弟有九條命也沒了。”
段奎點頭:“兄弟去一趟也好,我可不敢去了。”
把銀票交給劉峰,叫一個認得野山參的夥計跟著,劉峰下船趕奔二仙觀。果然道路難行,二仙觀在半山之中,山下雪深半尺,還好行走,山上卻有兩尺厚的雪,舉步艱難。
劉峰可不怕苦,一路疾行,奮力登山,夥計跟不上,還要拉一把。趕到二仙觀,觀裏道士收有好山參,夥計討價還價,收買了五隻。
經過清風觀的事,劉峰對道人沒什麼好感,匆匆告辭。來到山腳下,發現一座小廟,裏麵傳來呼救的聲音,仔細一看,原來是關帝廟,因為雪大,再加上年久失修,偏房倒塌,壓住了人。
劉峰不假思索上前救人,搬開碎磚破瓦,發現一名僧人,腿骨已斷,呼痛不止。
劉峰救出僧人放到正殿,僧人道謝,劉峰問道:“哪裏有郎中?我去請來。”
僧人搖頭:“貧僧就是郎中,附近的百姓得病都來找我,施主把藥箱拿來即可。”劉峰依言到倒塌的偏房找出藥箱。
原來僧人是當地有名的郎中,救人無數,手段高明,拿到藥箱,取出草藥,先止痛再接骨,劉峰幫忙,敷上特製的藥膏,僧人申謝道:“多虧施主援手,感激不盡。”
劉峰搖頭:“救人危難乃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我不能久留,你能照顧自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