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曆1923年春協約聯合與帝國持續了許久的邊境摩擦最終演變為了戰爭,在當年6月以協約聯合軍隊越境為開端爆發了兩國的戰爭,但僅僅一年多戰爭就由歐斯灣計劃而一錘定音,國力比協約聯合強許多的帝國沒有輸的理由,戰爭從開始後明眼人都能看清楚戰爭的局勢,而帝國與協約聯合的戰爭爆發後大陸上的大一些帝國周圍的國家都因為害怕帝國在擊敗協約聯合後一躍成為大陸上的【霸權國家】而根據其國家的國防計劃相繼對帝國宣戰,然而兩年過去了,帝國因為維持著多線作戰而造成了國力的衰退,但為了和眼前最後的敵人法蘭瓦索共和國進行正麵決戰而集結了幾乎所剩無幾的全部主力部隊,帝國耗不起,必須快速擊潰敵人,哪怕用卑鄙的做法也要結束戰爭!
——
帝都郊外某處
“我暫時回不來了,剩下的事就全部交給你打理了”傑亞圖穿好了軍裝整理好了資料後對著自己的管家說到。
作為帝國內部的參謀,他知道的可比譚琳要多得多,譚琳現在和大部分帝國軍官一樣認為帝國還是那樣的強大,即使要與法蘭瓦索在萊茵展開拉鋸戰也同樣能和與協約聯合的作戰一樣取得最終的勝利,但他們殊不知帝國現在的情況也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首先,帝國本土的資源並不豐富(這一點就如同德國一樣,本土基本上什麼都缺,大量的資源都依賴著進口,這就代表著一旦進口的路線被阻斷那麼本土的物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由於各種原因迅速消耗殆盡,而物資不足帶來的嚴重後遺症就是國家機器的停運,最首先的就是軍工軍備生產的跟不上,再者就是國內糧食和日常必需品的缺乏)
“不管再怎麼掙紮今年也是目前來看的極限了,必須得迅速結束戰爭來恢複因為戰爭而消退的國力”傑亞圖在前往參謀本部的路上這麼想到。
“如果不在這裏勝利的話,帝國將不會有未來!”
——
當日帝都柏盧帝國軍參謀本部戰務參謀作戰協同會議
“那麼,按照預定的時間,接下來要進行探討關於在萊茵戰線的進攻作戰計劃”會議上一名參謀說到。
“眾所周知,我們帝國的敵人就隻剩下法蘭瓦索共和國了,現在我們兩國皆以把所有戰力都投入萊茵戰線了,在目前這個國力和策略都已經不分勝負的情況下,到底該怎麼樣才能淩駕與對方呢?如何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那名主持的參謀這樣問到。
“這可不容易,為了避免誤解,我就坦白的說了吧,本應該支撐萊茵戰線的西部方麵軍的兵源補充率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驟減....”一名參謀推了推眼鏡說到。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即使身處前線都無法掌握其戰場的全貌,戰爭的形態正在變化著,那些親臨前線的指揮官都隱隱約約的有所察覺,然而以會議室的桌子為主戰場的我們,我們這些參謀本部的作戰參謀,究竟掌握了多少實情呢?
但傑亞圖明白,現在的萊茵戰區堆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體,加上塹壕戰以及大規模的塹壕陣地化,這種種的一切都證明了從正麵突破法蘭瓦索防線的困難,這不是士兵的勇氣和對神的虔誠信念能夠彌補的。
為了突破這些敵軍防線隻能使用目前來看最有效的持續性大規模火力攻勢,一點一點的,以士兵們的血肉之軀同敵人的子彈爭奪一條條陣地!
而帝國軍孱弱的補給線是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的,不僅僅是帝國目前可以供給軍隊的補給數量隻少不多,更是前進作戰時對於一支軍隊後勤補給能力的如同死亡般的考驗!(曆史上不僅僅是二戰中的德軍,即使是後世的美帝也不能做到完全保證其地麵補給路線完全的安全,補給是一支軍隊的血脈,一旦補給被切斷,即使是再強大的軍隊也有可能被弱與己方數倍的弱小軍隊擊敗!而就目前來看帝國軍的補給延長能力是多麼的脆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