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備都差不多接收完畢後,譚琳便立馬開始策劃一場在南方大陸的首秀,一場可以打出威懾力的戰術級勝利,於是,目標很快便被確定,就是位於軍團大本營西邊三十公裏外的皮洛士城,作為現在自由法蘭瓦索手中少數幾個被控製的大型港口城市,皮洛士城的意義非凡,帝國之所以無法為譚琳的北非軍團提供穩定的物資補給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個世界裏的意呆還沒有下定決心跟著帝國,導致目前,帝國唯一可以停靠的港口,就是譚琳在的這個哈姆勒港,但由於哈姆勒港被艦炮轟擊,造成的基礎設施受損,以及這個小型港口吞吐量的限製,從布列斯特港來的運輸艦一直都不能一次性來兩艘以上,一次運輸僅能提供整個軍團大約三天的生活補給物資,以及剛好達標的彈藥補給,所以,隻要能夠拿下皮洛士城,控製住城外不遠的皮洛士港,那麼譚琳每天能夠接收的物資裝備補給可就不止這點了。
一旦做出了成績,最起碼在一旁的觀眾席上的伊斯巴尼亞共合體估計也會對於帝國的觀點出現改觀,有可能還能迫使共合體不得不好好考慮自己和帝國以及自由法蘭瓦索的關係,自己還能讓傑亞圖和盧提魯德道夫在勝利之後順勢說服軍方,給自己的北非軍團增兵。
但是,算盤打的再好,實際做不出來也是大問題,重在行動才對,於是譚琳就讓米莉多把部下們全部召集了過來,開了一次探討會。
在會議上,譚琳與一眾將校們說明了這一次作戰的重要性,是關於軍團在未來的威望行動,要是首戰告捷,而且是大捷的話,那麼敵人的士氣會有多大的打擊就不用說了,帝國的國威也會在南方大陸上弘揚吧,對於世界來說,自由法蘭瓦索會被一個不滿編的軍團打的丟盔棄甲,無論怎麼樣,這麼說都是一件極其丟臉的事,有這種讓敵人顏麵掃地的事,為什麼不去放開手大幹一場呢?
於是,在會議上確定了五個問題,分別是進攻方向、進攻時間、進攻主要目的、進攻的階段計劃和多套備用方案。
譚琳和參謀們決定以新編95輕型步兵師中的兩個機械化步兵團配合自己得到的第529重裝甲旅的一個裝甲突擊團作為先鋒,編號為第七戰鬥群,指揮官是萊茵布魯克少校,任務就是作為前鋒強行突破自由法蘭瓦索在城外被偵明的幾道防線。
另外此次行動總共劃分了十個戰鬥群,一至三戰鬥群組成左翼,四至六組成右翼,第七戰鬥群為前鋒,第八、第九戰鬥群作為填補第七戰鬥群的作戰補充,作為中軍和前鋒預備隊,第十戰鬥群也就是指揮部所在,會在距離前鋒二十公裏的位置指揮和即使填補戰線空缺,基本的作戰思路便是較為穩妥的中央突破側翼包抄的戰術,力圖在自由法蘭瓦索軍退入城內進行巷戰防守前便在野外將其擊潰或殲滅,於是兩側的包抄部隊在速度上就是極其重要的條件,所以在這裏譚琳選擇讓自己的47師負責,他們會在第七戰鬥群從中間突破開自由法蘭瓦索的防線後迅速將區域內的自由法蘭瓦索軍進行分割包圍,同時第七戰鬥群會繼續突擊,一直衝到皮洛士城下,譚琳很清晰的目標,目前這個時間段正處於自由法蘭瓦索根基未穩的情況,還有將多兵少的問題在,目前放眼看去,自由法蘭瓦索的戰鬥部隊數量依舊是不夠讓他們完全控製手底下的領土的,加上還有不少部隊和幾乎全部誌願軍部隊並不聽從自由法蘭瓦索的指揮,戴·樂高將軍在自由法蘭瓦索共和國陣營內的話語權也並沒有外界想象的大,自由法蘭瓦索內部尚未和諧,在這個情況下的自由法蘭瓦索軍是最容易吃敗仗的,指揮體係混亂,後勤補給不完善,友軍協調不順利,還沒有一個可以統一作戰思路的強大首腦發號施令,這就會導致目前的自由法蘭瓦索軍在遭受攻擊後指揮部的反應會變得緩慢,命令的下達也會由於參謀扯皮而變得遲緩,還會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矛盾命令。
譚琳此次行動全軍共動員了一萬八千人,其中裝甲部隊和機動裝備幾乎是全部壓上,力圖速度和強硬堅決的攻擊,要以雷霆般的速度閃擊自由法蘭瓦索軍,不能留給自由法蘭瓦索軍指揮官任何一點反應的時間,把自由法蘭瓦索軍的部隊完全擊潰,不會給他們組建第二梯次的防禦,這一仗,要打的出彩,打的漂亮。
很快,譚琳這一份想都沒想就命名為‘沙漠軍刀’的計劃便呈在了中央參謀本部的各部門首腦的桌子上,一開始參謀本部的作戰參謀們都對這份有些過於大膽的計劃而感到擔憂,但這場勝利對於帝國的意義還是相當重大的,於是戰務參謀們選擇支持這次行動並要求軍方對譚琳進行物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