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會采取這種戰術不就是基於我們雙方戰力差嗎,他們會使用這種策略,也不無道理啊,軍部隻不過是求勝心理太重,而且太過於自信,或者是譚琳在前線的作為讓他們毫無擔憂”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隻是在紙上談兵,客觀的數據能決定一切嗎!?”傑亞圖說到。
“實際上,如果聯邦軍擁有跟我們帝國軍相同的訓練水準,與同等程度的裝備狀況,我們帝國軍在東部防衛線早就該徹徹底底的崩潰了,但直到目前為止,在實際上,前線的將士們卻隻是在一麵的抱怨敵人的數量太多了,一麵靠著自身的戰鬥素養維持住極高的組織性,保證東部戰線的牢固,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坐著等聯邦軍來進攻無異於是在坐著等死,我們隻有不停的運動作戰,向前推進才有勝利的可能性”
“這就是軍部在強烈的向我們暗示聯邦軍的裝備與訓練狀況,似乎比我們預測的還要低劣,徒具數量的巨人,對帝國軍來說就算會是個大威脅,卻不足以致命嗎?”傑亞圖問到。
“我想就是如此了”盧提魯德道夫點了點頭讚同到。
“但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隨著戰爭的延續,聯邦的士兵在戰鬥素質上會越來越高,聯邦軍隊中的老兵數量變多的話,時間越長久就越多我們不利,所以我仍然認為速戰速決是唯一的出路”傑亞圖說到。
“說得好啊,我讚同這個觀點”
“多謝,那麼,接下來我們的思路應該是,率先的擊潰聯邦軍的一個集團軍群,在最大程度上給予聯邦軍士氣最沉重的打擊,然後在進行牽製作戰,逐步尋找殲滅的機會”
“你的計劃是什麼?”盧提魯德道夫問到。
“首先是殲滅東北部的A集團軍群,先從能打的地方下手,再來是B集團軍群,C集團軍群的話,我則是想在達基亞方麵,兼作為牽製地加以擊破,而這一切都是在迪耿霍夫市重回我們的懷抱後才能實行的計劃”傑亞圖在地圖上用筆,將起點設立在雷格多尼亞的區域內,一路劃向中央區域的莫斯柯方向,最後才是達基亞的位置。
“首先由北部方麵軍擊潰A集團軍群,再順勢與東部方麵軍彙合,兩個方麵軍配合大規模行動,殲滅B集團軍群,不過,達基亞方麵的C集團,應該要暫且擱置,然後把這部分的戰力也先挪到東部方麵軍才對吧?戰力集中可是大原則,隻是不知道譚琳的意思是怎麼樣的”
“傑亞圖,你瘋了嗎?以兵力比來說,達基亞方麵會是最為勉強的,要他們靠手邊的半數兵力努力也就算了,但要是把那邊的兵力抽走,達基亞方麵的戰線可是會停滯下來喔,再者,原本譚琳就打算南下,如果率先讓譚琳把南部的戰線整合在一起,不就更好辦了嗎?C集團軍群可是最弱的啊,如果是拿C集團軍群開刀的話也不失是個更加穩妥的辦法”盧提魯德道夫在地圖上指著隻部署了14個師的達基亞方麵軍說到。
“現在譚琳會向北上進攻迪耿霍夫市的敵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讓達基亞方向的兵力變少,那這樣的話不如就乘勢在北部發起進攻,而且,一旦B、C集團軍群並在一起,B集團軍群要相比於在雷格多尼亞半島上的A集團軍群,更好支援C集團軍群吧”
“要是把南方作為增援轉給東部中央的話,我倒還無所謂”盧提魯德夫表示了反對意見,對於他來說果然還是想一擊將敵人打倒,但為了讓雷格多尼亞方向可以實施進攻所做的更多準備其,這種讓戰線停滯這種耗費時間的做法,盧提魯德道夫還是抱持否定的態度。
就在兩人仍然在後方討論的時候,在前線的譚琳已經開始了頻繁的調動...
——
這個國慶要回一趟老家,可能是三號之後國慶就沒辦法更新了,但也有可能提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