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隻有汝陽有,那我得去試試運氣,萬一......”
聽得解釋,不少百姓眼前一亮,邁步就要跟著一探究竟。
“等等,你忘了我們是來做什麼的?”
不過,很快百姓就被同伴攔住。
“對了,差點把正事忘了。”
撓了撓頭,下意識地邁步的百姓略顯尷尬地笑了笑。
沒錯,此番他們前來除了觀看立國大典之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找出汝陽的種種不足,然後上表朝堂看能不能將國都爭取到洛陽或是襄陽。M.GGdown8.net
雖然知道希望很渺茫,可總想試試,萬一成了呢?
就這樣,兩路百姓再向裏城走去。
然而越走,他們越是心驚,說話聲音也是越來越小,
“汝陽的百姓都這麼富庶?好多竟然穿的綢緞。”
“就是!我們洛陽的百姓都沒有這麼多穿綢緞的,他們哪來的銀子!”
瞧著汝陽本地百姓的裝扮,兩路百姓再犯嘀咕。
大唐之時,朝廷曾有規定,非達官顯貴不能穿綢緞直到後來雖說規定已經名存實亡,但能穿得起綢緞的百姓依舊是少數,然而汝陽卻是大多數都穿著綢緞。
“這個....好像聽說汝陽這邊有個繡坊,能出雙麵刺繡,很是神奇,另外不少外來商賈都在給汝陽賣蠶絲....久而久之,百姓們能穿綢緞也不足為奇。”
一位洛陽的商賈小聲解釋道。
這在商界並不是什麼秘密。
現在商界皆在流傳有三大賺錢的生意,汝陽陶瓷、汝陽刺繡和汝陽抄本!
誰要是能搶到貨源就是穩賺。
“哦!原來如此。”
兩路百姓忍不住一歎。
這一點,洛陽和襄陽依舊辦不到。
“看戲嘍!看戲嘍!再去得遲了就沒位置了!”
前行了沒多遠,這時大街之上又有百姓喊道。
隨著百姓一喊,街道兩側更多的百姓湧向了城南方向,甚至還有不少帶著凳子。
“看戲?不就是參軍戲!至於如此?”
見狀,兩路百姓忍不住嗤鼻一笑。
一路走來,終於找到了一個汝陽百姓比不上洛陽和襄陽的地方。
所謂參軍戲就是兩名戲伶互相捧逗,令人發笑而已,洛陽與襄陽兩地經常上演,當地的百姓已經看得不愛再看。
汝陽百姓這般表現明顯就是沒看過。
無巧不巧,
剛好有汝陽百姓聽到了這句話,
“嗬嗬,我們汝陽的戲可不是參軍戲,對了....實話說,參軍戲我們也看得不想再看!”
撇了撇嘴,留下這句話後,汝陽百姓撒開了腿向前奔去。
“什麼意思?難道演的不是參軍戲?那又是什麼?”
這麼說,直接讓兩路百姓愣在原地,臉頰也有些火辣辣的燒疼。
“走,要不去看看?”
回神,領頭的一位百姓再也忍不住。
好奇心驅使著他必須要弄明白汝陽的戲到底是什麼。
“走!”
就這般....兩路百姓也跟了上去。
.........
與此同時,府衙,後堂,
李默靠在椅背上狠狠地灌了一口茶水,長長鬆了一口氣。
沒有人知道他這一段時間到底有多忙,每天隻能睡一兩個時辰,其他時間皆在為汝陽立國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