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官道,回宮隊伍浩浩蕩蕩但李默並沒有一直在鑾駕之中,
他另行一道,選擇了微服出巡。
無它,
既然出來了總要順道做一些事情。
或是因為龍國朝廷對官員的嚴格管理,大多州府郡縣的官員,都是在其位,謀其職,沒有什麼大貪大腐。
而百姓們的生活比之舊唐,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
工部自從被公輸班接手,不止全國各州府官道水利城池建設被公輸班一一謀劃,就連這百姓的農耕用具,也都曆經了一番變革,食產量大大提高。
總之,明察暗訪下來李默還是比較滿意的。
隻要長此以往,龍國必定能成為四海最強。
就這般,
一路走走停停,一個月後才回到了汝陽。
來到汝陽關下時便看見汝陽城外早就站滿了前來迎接聖駕的百姓。
而這幾日的汝陽城,李默禦駕親征劍斬巨蛟,大戰雲夢太上長老平定雲夢山的消息早就不脛而走,在整個汝陽街頭傳了開來。
一時間,無論是說書攤,還是酒樓戲院大多都在唱一出戲,那便是一出名為定隱門的折子亦或者話本。
一聽說陛下今日回京,汝陽百姓都是自發來到汝陽關下迎接聖駕。
岑夫子和丹丘山則是率領著滿朝文武,列在大路兩旁,恭迎聖駕。
“臣等恭迎陛下回宮!”
群臣一齊朝著李默躬身行禮,隨後李默翻身下馬,走到了群臣的麵前。
“諸位臣工,朕不在汝陽的這些日子裏,大家都辛苦了。”
一陣寒暄過後,李默便在群臣的簇擁下回了宮,召開朝會。
大殿之上,李默看了看左右丞相遞上來的折子,裏麵有這幾日的國事彙總。
就在李默翻閱奏折之際,大殿之外傳來一聲呼號。
“百裏加急!百裏加急!”
那人一路暢通無阻,衝入大殿,俯身一拜。
“啟稟陛下!新羅八百裏加急,薛嵩元帥已攻克新羅,新羅王金興光也在押至汝陽途中!”
新羅捷報一到,群臣頓時喜笑顏開了起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如今嶺南新羅二地收入我龍國疆域,今後之九州,我龍國大可高枕無憂。”
禦台下,有臣子道喜。
李默卻顯得憂心忡忡,隨後擺了擺手。
“諸位愛卿,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不用朕多說了。”
“試問,今日我龍國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謂何故?”
群臣有些不解,不知李默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是陛下英明施策,更是我龍國戰將擅於兵法,我龍國兵卒驍勇善戰!”
“還有我龍國火炮天下無敵,以及我龍國國運加持!”
李默冷笑一聲,掃視了一眼群臣,說道:
“爾等都錯了,我龍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靠的是我龍國百姓的支持,百姓就是國運,想當初朕經略汝陽一縣之地,之後又憑借這一縣之地,攻城略地定鼎中原,征服四方蠻夷。
靠的就是天下黎民的擁戴!”
“而今我龍國眼看就要一統天下了,朕還望諸位臣工莫要有高枕無憂的想法。”
“隱門雖然滅了,可這天下何其之大?即便是這九州之地,於天下而言也不過是湖中一荷罷了,身邊的敵人不複存在了,可遠方的敵人依舊是在的。
隻不過是我等看不見罷了。”
這時候,岑夫子站了出來:
“陛下,臣曾有幸見過一西域商人手中的輿圖,這天下之大,實在不可想象。
無論是嶺南以南,北海以北,還是西域更西,東海那頭都有著許多我龍國未曾知曉的帝國,這些地方的人,長相風俗種種都與我龍國不同。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與天下之大相比,我龍國確乃湖中一荷,微不足道啊!”
群臣聽完岑夫子此言,一時間都開始默不作聲了,在他們大多數的觀念之中,九州便是天下,九州以外的地方,便是蠻荒之地。
如今聽岑夫子如此道來,得知天下之廣闊,群臣大多都是吃驚不已。
李默看著群臣,繼而又道:
“就說眼下,玉華國對我龍國定有密謀,待到皇後誕下龍子,便是玉華國卷土重來的時候,龍國和西方玉華,遲早必有一戰。”
“朕再問爾等,我龍國的百姓們,現如今都過上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日子?幼有所教否?老有所養否?”
李默這一連幾個問題,直接問得整個朝堂鴉雀無聲。
李默就是要讓龍國的朝臣永遠情形著,不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就在這時候,淩霄閣大學士裴旻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默知道,讓裴旻巡查全國的事情有眉目了。
在禦駕親征隱門之前,李默就交代了裴旻出京巡查各州府官員。
“裴大學士有何要事?”
裴旻直接上前,將一個奏折遞給了站在禦台旁的太監,太監又將這折子轉呈給了李默。
李默打開折子,上麵寫的全是裴旻這幾日查出來的官員名字。
而且其中有些官員,甚至就站在這大殿之上,所作所為所貪之巨,簡直觸目驚心。
因為裴旻暗查全國官員,乃是李默下的密旨,故而群臣是無從知曉的,裴旻啟奏,他們也都不以為然,隻當是有一般事宜要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