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想動朕的子嗣?(1 / 3)

“一月不到?”

李默轉身,拂袖氣勢直衝金鑾寶殿,

“想動朕的兒子?那朕倒是要看看他有幾分本事!張旭,傳旨,召集四殿一閣所有管事”

“是,陛下!”

張旭自知事態嚴重不敢耽擱,趕忙出宮去傳召。

時間一晃,轉眼就是兩個時辰,

孫思邈、張旭、裴旻、李太白、杜甫、吳道子、高適,王昌齡、孟浩然、王維十人都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宮中。

除此之外,

薛嵩尚在回汝陽的路上而顏真卿則去了玉華國,

不然,

龍國最頂級的戰力都將會出現在這金鑾殿上。

禦書房內氣氛很是莊重,群臣知道李默如此急忙召集他們來,必然是有重大的事情發生。

除了幾位境界較高的武者,到場的還有工部尚書公輸班。

孫思邈率先開了口:

“陛下急召我們進宮可是有什麼大事?”

李默將手中的密信交給了孫思邈,隨後一眾大臣都圍了上來,擠在孫思邈身旁看過密信。.伍2⓪.С○м҈

在知曉是玉華國死心不改,鐵了心來奪他龍國的龍子,眾臣瞬間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但當眾人看到密信之中玉華國高手遍地,光煉氣士就有幾十位時,群臣倒是露出了震驚之色,但也無一人畏懼。

“玉華蠻子,安敢如此蠻橫霸道,意圖奪我龍國龍子?這哪裏是無上佛國,分明與強盜無異!”

孫思邈手捧密信,怒目而視:

“陛下,隻要他玉華蠻子敢來,老臣我為了我龍國之將來,願舍此老身,拚命一戰!”

李太白剛從雲夢山趕回來,一同前來的汝陽的,還有伏龍閣的晏子晉,牯牛山的林白,梅花山的謝寒安等一眾人。

他一入汝陽,便被張旭急匆匆地拉進了宮中,當李太白看到密信上的內容,一時間也大為震撼。

在感慨玉華國武者境界高深的同時,他也暗驚這玉華國竟然密謀要覆滅龍國。

“陛下,這玉華狼子野心,要奪我國龍子不說,還妄圖滅我龍國,是可忍孰不可忍!”

“待那玉華武者來我龍國,老臣願赴死一戰,護我龍國太子周全!”

李太白也甚是感慨,自己身處舊唐,雖劍術無雙詩才驚天,想要為天下黎民做一番事業,卻也隻是供奉翰林,整日給皇家作詩取樂,後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便浪跡江湖。

幸遇李默,一番才能方得以施展。

如今龍國治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他李太白就算死,也要護龍國,護龍子周全。

緊跟著,孟浩然也站了出來。

“當初若無陛下那朵雪蓮治好了頑疾,微臣我隻怕是已經命喪黃泉了,如今龍國蒙難,臣願以命護國!”

王昌齡這時候也站了出來,當初在洛陽時,清風閣初建,他也算是最早追隨李默的:

“陛下,臣跟著你這麼久,深知陛下乃是一位明君人仁君,如今我龍國一統九州,使得四方夷國臣服,當真功蓋秦皇武帝。”

“我龍國百姓的安生日子來之不易,我龍國的國祚更不能斷折於此,臣也願隨諸位大人赴死一戰,就此以詩明誌!”

說著,王昌齡曼聲吟唱起來。

一時間,當初洛陽城西,鬥詩落敗,認主李默的場景仿佛曆曆在目。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此句一處,李默驟然一驚,他知道,這是王昌齡那首著名的《從軍行七首》,乃是詩文名篇,李默自己都會背誦。

但接著,王昌齡繼續吟道:

“吾當借此銳鋒芒,力挫華夷無怨尤。”

“碎身國祚雖難忘,裂膽陰山尤可慰。”

“生為龍臣死社稷,誓與君王守危壁!”

李默心下疑惑,因為王昌齡作的後三局,並不是那首聞名於世的從軍行,而是一首新詩!

一首應抵禦玉華來犯而作的明誌之詩!

王昌齡一詩吟罷,群臣連讚歎。

“好,好詩!”

“王大人才情好生了得,此詩豪情衝天,老夫這會就想著與那玉華賊人決一生死!”

李太白怒目而視,把了把自己腰間的長劍。

李默隨即也讚歎道:

“王大人好詩,朕給王大人此詩題名,就叫決心挫華夷!張旭,議事結束,傳朕詔令,此詩全國傳誦,凡是我龍國臣子,皆要背誦!”

“也好讓那些玉華蠻夷看看,龍國君臣百姓抵禦蠻賊的決心!”

隨後,李默環視群臣,一臉肅穆道:

“諸位大人與國與朕之忠心,朕甚是欣慰,但此番與玉華武者一戰,雖然凶險,倒也至於諸位大人以命護國。”

說著,李默嘴角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