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國國書送來後的第二日,玉華王便派大臣去了玉華山。
玉華山山高百丈,山峰高聳入雲,一路上去,不是寺廟禪院就是洞窟雕像,上到半山腰,樹著一座碩大的羅漢像威嚴無比,自此往上,就是羅漢院的地方了。
往山頂走去,便見一百年古刹,山門上鐵筆銀劃地寫著羅漢院三個字,走到裏麵,可謂香火鼎盛僧人如雲,且僧人大多都是武僧。
玉華王派去的大臣走入古刹後,找到一個僧人告知來意,那僧人便進了大殿去通報。
“大人,裏邊請!”
僧人走出大殿,便將大臣迎入了大殿之中,隻見恢宏的大廳正中,立著一座佛祖金身,金身下方則是八百個小羅漢金身。
供桌之上,更是亮著明燈千盞,此間不準尋常信徒進入,若是世人見之,便感歎其奢侈宏大。
此刻的大殿內,充斥著濃重的香火味,以及飛快的誦經聲,靠近佛像的前邊坐著的便是十八羅漢,在他們身後,更有上百個僧人靜坐誦持經文。
那大臣入殿之後,不敢打斷眾僧的經課,便立在一旁又等了足足兩個多時辰,這才等到羅漢們誦罷經,那大臣便笑臉相迎上去。
“幾位上師,陛下今日遣小人前來,乃是有事相求,還請……”
十八位羅漢上香的上香,點燈的點燈,翻弄經書的翻弄經書,就是沒人在聽那大臣說話,那大臣一臉大寫的尷尬,但為了使命還是硬著頭皮道:
“幾位大師,那東土龍國三十萬大軍不日便到我玉華邊境,陛下讓卑職來貴寶刹,請諸位大德下山一遭,護國護民,造無上功德。”
忽然一隻飛蟲振翅飛進來大殿,大臣麵前的一羅漢目光犀利,雙指探進燈碗,迅速一挑,燈碗中的燈芯便如一道飛鏢射出,柔軟的燈芯朝著那飛蟲飛去,最終將那蟲子死死釘在了大殿門板之上。
這一通動作一氣嗬成,快到如影隨形。
“阿彌陀佛,佛門聖地,豈是一小小飛蠅所能擅闖玷汙!”
羅漢雙手合十一拜,而後目光複雜地看向那大臣:
“大人來意我等已然知曉,還請你回去告知大王,玉華國供養我寺多年,而今玉華有難自當義不容辭,何況大王也是佛家弟子,與我羅漢院緣分不解,看在我佛的麵子上,我等也會出手,無需來請。”
“區區一個東土賤地的龍國,還容不得他們在我玉華州的土地上撒野。”
大臣一聽,頓時感恩戴德起來:
“列位大德真乃心係天下蒼生啊,下臣回去一定稟明陛下,但就是不知幾位師傅何時下山?”
“臣來時陛下千叮嚀萬囑咐,那龍國大軍來勢凶猛,背後還有高強武者坐鎮,請列位上師務必給個準信。”
那羅漢又忙起自己手頭的事情,聽到大臣發問,便緩聲道:
“那龍國大軍何時至,我等便何時下山,再者,告與大王,有我等出手,區區東土不足為懼。”
說話間,一旁一個靜坐的老僧開口道:
“我羅漢院十八羅漢,皆是證得了羅漢果位,龍國大軍一眾凡夫俗子,以一當千也不在話下,回去告訴玉華王,我等既然允諾出手,他盡可高枕無憂。”
“阿彌陀佛,你且下山去吧,勿擾了我等清修!”
說罷,那羅漢僧袖隻輕輕一揚,那大臣便感到周身一涼,一陣清風斡隨。
便發覺自己已是站在了大殿之外的石階上,砰的一聲,大殿的門也隨之緊閉,殿內飛快的誦經聲又響了起來。
片刻上,大殿外起了風,釘在門板上的燈芯也隨著風掉落在地。
站在殿外,那大臣精神恍惚:
“這羅漢大士神通如此廣大,果然名不虛傳,看來龍國這次是鐵定要吃癟了。”
說著,那大臣便也就高高興興下了山去,回到王府向玉華王複命。
玉華國國境,大營這邊。
薛嵩先是率領大軍趕了過來,三十萬大軍所說人數眾多,但也是軍紀肅整,行軍如此之遠,也看不出士卒們有一絲鬆散懈怠。
李默也早早就侯在了大營外,薛嵩這次帶兵奔襲千裏,將大半個西域收入囊中,直接將龍國版圖擴大到了史前最巨,薛嵩和三十萬將士這次可算是立了大功。
薛嵩一來到李默大營這邊,先行躬身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著,薛嵩身後的秦方,岑參,羅雲,高仙芝等一眾將領也紛紛行禮。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聖恭安。”
李默欣慰地看著眾人,揮了揮手:
“都起來吧,帶朕去看看我龍國浴血奮戰回來的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