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德將球運過半場後,就將球交給了史蒂文森,自己則拉到了底角位置。
諾維斯基快速提上,為其設下掩護。
與他一起出來的,還有本-華萊士。
大本的防守經驗非常豐富,在史蒂文森繞過擋拆的瞬間,橫移阻擋了一下,而後又迅速回到了諾維斯基身前。
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不僅幫助庫裏延誤了史蒂文森的進攻,還沒有耽誤防守諾維斯基。
史蒂文森無奈,隻能向後運了一步,重新組織進攻。
但他的第二次嚐試,同樣無功而返。
一計不成,諾維斯基果斷移動到罰球線附近,卡位要球。
這一次史蒂文森傳得非常謹慎,德國戰車的卡位也比之前更加小心。
終於,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球順利地交到了諾維斯基手中。
但這,僅僅是開始。
本-華萊士沒有給諾維斯基喘息的機會,立刻上前貼防,防守極具侵略性。
但諾天王也不是吃素的。
他看準時機,突然壓低重心,加速朝右側突破。
而本-華萊士移動迅速,靠著出色橫移腳步,始終保持在合適的防守位置。
最終,諾維斯基用高難度的漂移投籃才完成了出手。
然而,德國戰車的手感過於滾燙。
哪怕投籃時已經重心不穩,最終他還是將球送入了籃筐!
11:4.
這個進球對小牛來說堪稱止血!
但他們還來不及高興,姚明一個箭步來到底線,從地上拾起籃球便向前場一扔...
與此同時,喬治已經悄悄來到了中圈附近。
他三步並作兩步,在三分線處接到了姚明的傳球。
此時,距離他最近的小牛球員,還是剛過半場的基德。
喬治微微一笑,雙腳蹬地起跳...
“bang!”
一記勢大力沉的單手戰斧劈扣,再次點燃了豐田中心。
13:4!
看台上,沈飛一臉淡定地看著比賽。
火箭開場的表現,他並不意外。
首先,小牛隊和湖人激戰了七場,最後兩場都打到了關鍵時刻。
這樣對於平均年齡超過30歲的達拉斯牛仔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消耗。
哪怕經過了幾天的休整,他們的體能還是沒有回到全盛狀態。
反觀火箭。
4:1幹脆利落地戰勝雷霆後,球員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比如姚明、本-華萊士這種,“上了年歲”的內線球員,就非常需要這樣的休息來減輕雙腳的負擔,順帶將體能回滿。
正因如此,今天的比賽裏,火箭全隊上下除了托尼-阿倫,都保持著健康。
除了體能優勢外,火箭在對位方麵下了很大的功夫。
麥迪上一輪打雷霆防的就是控衛。
這一輪防起基德來,那更是得心應手了,順帶也排除了庫裏被基德用噸位欺負的可能。
而庫裏原本是準備防特裏的,結果小牛變陣,史蒂文森成了首發。
但史蒂文森的打法,和特裏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二人的不同之處,大概就是特裏更準更快,但史蒂文森更高吧。
但史蒂文森目前,並沒有發揮出高度上的優勢,未來也很難發揮(持球能力不足)。
喬治則負責防守馬裏昂。
場均12.5分的駭客,一場下來出手數並不多。
泡椒完全有能力在防守他的同時,分一部分心去“照顧”諾維斯基。
在必要的時候,喬治甚至可以拋下馬裏昂去幫隊友協防。
可以說,火箭的防守布置針對性極強,目前來看效果很不錯。
“就看諾維斯基能掀起什麼樣的風浪了...”
沈飛喃喃道。
在他看來,小牛隊獲勝的唯一可能,就是諾維斯基超神發揮。
火箭有本-華萊士這樣的dpoy,即便他下場休息,阿聯也能立刻頂上。
但即使如此,沈飛也不敢肯定能限製住諾維斯基。
畢竟這個賽季的諾天王,數據和效率都是曆史上排得上號的。
他什麼時候爆發,爆發到什麼樣的程度,都是一個未知數!
沈飛正想著,諾維斯基果然開始發揮了。
小牛的進攻回合。
諾維斯基在來到罰球線接球。
得球後,他不再采取背打,而是立刻轉為麵框進攻。
本-華萊士依然貼得很緊,右手還時不時地嚐試掏球。
麵對這壓迫感十足的防守,諾維斯基依舊不慌不忙地擺出三威脅姿勢,然後用一個迅猛而逼真的試探步將大本逼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