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滿意清點了一下家裏的東西,隻有這一頭牛值錢,但牛是耕牛,對他們這種沒有勞動力的家庭來講,肯定是不能賣;其次就是一袋米了,還夠她們這幾個人能吃上半個月。比滿意想象的還差,可能因為趙大川是掙多少花多少的主,趙合德還是一個學徒,肯定是沒有錢的。
這趙家是真的很窮,還欠著別人十幾兩的買牛錢沒給,這還是他們兩口子借了好多家才借到的,本來是想給別人下地幹活攢錢再還的,這下應該也是不行了,借錢給他們的要是知道這家趙大川沒了,在孝期內不好上門,但是一旦過了頭七,肯定也會上門要錢的,畢竟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靠方氏一個月縫縫補補加上繡活,一天平均下來也就七八文錢,更何況針線也是要成本的,這個最多隻能當零碎,林婉娘以前一直在家伺候一家老小,本身沒有掙錢的活,再說這麼個普通的丫頭,也沒人肯要她。
“真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滿意長長的歎出一口氣,轉頭惆悵的看向屋內一大兩小的三人,她自己說實話,本身是一個努力型的人,完全也不是人家那種足智多謀有天賦的人。
聽見女兒的歎息,方氏起身去床頭櫃翻出一個斑駁的黑漆盒子,抱出來對著滿意打開,強打起精神笑笑,“婉娘,娘知道這些年苦了你,所以悄悄的為你攢了一點嫁妝,我其實不是傷心,而是沒辦法麵對你,現在你們三個都在我身邊,我也別無所求”。
她安慰的抱了抱方氏,看見盒子裏零零散散放著很多的銅板,應該是方氏一枚一枚小心翼翼的攢的,她心裏酸脹:“娘,您不要擔心,我們會過上好日子的”。
方氏看著三個兒女,深深的點點頭。
滿意自己到這還未有多長時間,她也沒有人家釀酒、做飯的手藝,更沒有什麼大的才能,但好在她也是農村長大的,小時候跟在爺爺後麵綁過笤帚,她看現在村裏家家戶戶都是用的一種掃帚草掃地,掃不幹淨不說還容易壞,那天在麥場看見很多脫穀的高粱,其實就有點想法,大家日常都是弄成垛子晾好了當柴火燒鍋用的,所以也應該值不了幾個錢,成本一項就節省了很多。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方氏,方氏自發生這麼多事情,已經把她當成了主心骨,沒有不答應的。
滿意這人從來都是說幹就幹的利索性子,第二天村裏的雞一打鳴她就起床去麥場選高粱杆,她自己想好了,肯定是得先做一點去集市上賣,賣的好了才能繼續。
她最後看上了鄰居林家老太的,可能因為上次的事情,林家老太隻收了她十文錢,還和她一塊用自己家牛車給拉了回來,滿意看著這老太太的背影,莫名覺得還有點可憐,本來林大牛就是她一手拉扯大的,現在兒子坐牢了,兒媳婦又做了不光彩的事情
因為方氏還有一份幫別人縫補的活,所以在沒有收到效益之前,滿意打算自己幹。
她將高粱杆子整齊的攤開,放在地麵上。
小喜這小姑娘真的很懂事,她看著滿意將高粱杆一個個挑選剪齊,彎腰拾起,再重複,心疼的不行,“阿姐,我幫你遞吧,我靈活。”這話把滿意和方氏逗得前俯後仰,滿意摸著小喜光滑柔順的頭發,“我們小喜可真是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