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還是別腦補太多了,整個家庭小劇場我的腦洞也太大了吧?這前麵鋪設了這麼多,就為了說明一點:芳姐嗓門大。
而且不是那種大多數北方大老爺們——聲音大用吼的,芳姐除了嗓子啞戴幾天擴音器,90%的時候是真沒這個必要的,因為起步45分鍾(說不定有連堂……)的話,能把台下的我們聽得腦瓜子嗡嗡的。(官方吐槽:現在你的東北味已經能進化到由聽覺同化到寫作同化了嗎?)
芳姐的嗓音是尖,但絕不是尖銳;是響亮,但不是刺耳。她作為英語老師,口語能力我不能評價,因為我性格的底子是內向沉悶的,上課發言那是短句子,秀一把那都是在別的地方。我有自知之明,不至於狂到……對吧?名校的老師,起碼要給尊重吧。
能力肯定是到位的,美中不足的是口語發音。尖又亮的聲音配不了播音腔,也不是純正的英倫連讀——一上來就給人以高級感。但這不能成為討厭英語老師的理由。
我喜歡芳姐的一點居然是“實誠”,即不會在一些是非判斷題上玩小技倆,回答她的問題不需要額外多費一點腦細胞,想深一層“有沒有詐”……
剛才的“什麼從句”,芳姐的問法是讓我更精準地說出是哪種狀語,是時間?條件?還是讓步……如果基礎的判斷就出問題,她隻會心直口快地禿嚕:“怎麼是……咧?”“不對,好好再想。”
“讓步狀語從句。”
芳姐點點頭,手指指著台下:“讓步狀語從句的半倒裝,都抄一下,是一個很好的例句。”
裝逼的地方還不是這裏……我當時也不知腦袋裏哪根筋抽到了,就覺得定語從句這種長句——通常比狀語從句還長——就夠牛啤了,尤其它還有省“that”的非限製性定語從句的特殊形式,更讓我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於是為了配合這種高級感(我自認為的),我解讀它時也要完美地詮釋……
“TheywenttoLoheylivedforsixmonths.這是一個什麼從句?”
“iveattributiveclause。”
“不是地點狀語從句嗎?”
“主句已經有具體的地點了,從句的where指代London,強調地點狀語,整個從句是說明主語在倫敦做了什麼,而不是為了修飾倫敦。”
“Verygood!分析得很合理,大家聽明白沒……”
是的,我就為了秀一把英語專業用語,不然我都不願回答這個問題……也不是因為太裝太張揚——那不就成了龔振墀的複刻嗎?
主要是這個句子陷阱戳到我的癢處,如果不是為了檢驗課外培訓的成果,我寧願選擇隱身——剛才不是回答了讓步狀語從句的分析嗎?給自己定的“擅長課目爭取每天課上回答老師至少一個問題”。提高自信,也檢查學習效果……
這裏既是學校裏的自查,也是相對於課外班的“課外檢測”——就難度而言,理論上我都不能把今天周五晚上的英語課稱為“輔導班”,因為教學目的和內容的廣度、深度,都不是為高考服務的。
新概念英語,到了第二本,內容就已經和英語高考的詞彙量、語法等同步對接了。而……
就如我之前提到的,母上大人希望我能借助高考或者考研——兩次躍龍門機會的任意一個,出國留學,一方麵是拓寬視野,一方麵避開國內應試教育的一些弊端。那麼學好英語肯定是第一要務了……
我的父母都在同一個國企單位上班,這一聽好像挺高大上的,但實際上就是印刷集團。老爸是業務部門的中高層管理,老媽是印刷廠一個分組的組長,加在一起的話,兩人的工資水平不算很高。
一來是國企,雖然有課本、期刊這一類的雷打不動的業務保底,這些年網絡發展迅猛,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很大,其中實體書也不能置身事外。二是老媽這段時間似乎在單位裏,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同事業務交接的時候,溝通得不愉快、有矛盾,加上可能親戚這邊有人勸說她辭職,給他的餐飲店打打工,積累經驗之後能當個經理,管管基層的服務員,老媽挺意動的,天平也開始向這方向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