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今天思緒容易飄(1 / 2)

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標準來看,這能作為一個反省、提高自我的一個案例——這算是能終生受用的為人處事的技巧了,這麼一想也不算虧,主要還是一件事的細節處理得不夠細致、潤物無聲,也算是徹底斷了未來的聯係方式吧,我們哪管今天相處得再怎麼愉快,未來連共話往昔——追憶都隻能是單方麵,甚至隻是深夜的獨自一人,突然記起。

“相處有多愉悅,分別就有多不舍,追思也就更揪心。”這是我某天想起他們那五人,總結的一句有感而發的話。講真,我之前一直對香港提不起多大興趣,先不說剛回歸的那些年,有那邊的人瞧不起大陸人,同時還有人來內地撈金,大媽去香港掃貨,他們還酸溜溜、yygq——這些有指向、針對性的說法,我其實都不怎麼care。我前麵的興致缺缺,主要是我對日常的逛街購物……可以說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加上比起“金融中心”,一些擁有自然、人文融彙交織景觀的城市,可能更吸引我的腳步吧——我本就不算喜歡旅遊的人。

但……興許就是與他們相遇的經曆,才對香港多出一份好感,才在後續,我決定要不要外出旅遊的時候,在“去”的那一個托盤上再加了一塊小砝碼。至於為什麼要說“又”……

我挺佩服你們的細心(官方吐槽:那不是你自言自語暴露的嗎……),但這顯然不是聊這些的時間,隻能說他們五人打破了大半我小學畢業被老媽帶著去首都旅遊的陰影——行程安排得滿,去的地方都是名勝古跡,我不選文科的一個側麵原因,就是曆史。

我尊重曆史,甚至初中時我曆史還考過班級第一……但也就是體驗過這種背年份背意義的折磨,我覺得還不如理科那種真的不會做、徹底死心的那種痛苦,來得更直接、容易接受呢。

當然理科事後“算錯”、“思路不對”的那種抓狂的感覺,就是另一種藍瘦的體驗了……

咳咳,有、扯遠,總之這衝淡了一些我對外出旅遊,或是像以遊學為首要任務,順帶著旅遊的排斥心理,單是這一點,我也得感謝五位同學在這不到一天的時間裏,贈予我的一把“鑰匙”。

半小時不到的休息時間,我們一行人接到老師的示意,領著五人組往主教學樓的頂層走去,那是我們誌願者服務的最後一步:到第一報告廳觀看即將舉行的聯誼晚會。

“你們到時候也會上去表演嗎?”

哪怕之前我還不知道最後還有這個聯誼晚會,我們誌願者也可以入座觀看演出,我也知道兩位女生問出的問題……雖然沒有惡意,是期待我、吳天、劉亦賓,三人中有上台表演,她們好在台下叫好鼓掌的。畢竟像是港澳台的學校,一些活動的風格可能偏向歐美的學院多一點:更活潑,更自由。或許她們覺得,這種舞台沒什麼排練的必要,同學自由發揮或許能讓表演更豐富多彩一點……

但其實很明顯,誌願者部,閔若雁沒有召集大家報名展示才藝的舉動,相關老師也沒說,這就說明:自己的任務就是老老實實台下當個觀眾,陪好香港同學一起鼓掌喊666,還能免費看表演它不香麼?

不好意思,在馬尾妹紙問出這個問題,而在我的腦內情報獲知不足的情況下,為了避免臨場的尷尬(萬一表現出接待人員都不知道具體安排,給他們帶去的觀感是怎樣的呢?)……

“呃……我們沒有主動報名要參加表演,不過要是最後有現場的即興發揮的話,我大概會上去唱首歌吧。”

我自己都覺得語氣發虛……

目光投向劉亦賓,像是也在詢問,也是確認我的說法?我有、方。不過還好,劉亦賓大概也同我一樣的想法——幫我補上一些可信度。

“如果像章啟軒說的,最後時間還有一些富餘,我看看後台有沒有小樂器提供,我能吹口琴。”

然後……當然不會有下文了,也不能有下文好吧?內陸的學校對待這種演出,一向是以十分穩妥、不出意外為第一要務來安排的。想到要剔除一些不穩定因素,肯定是不允許自由發揮了——在表演者看來可能是嗨點,但到了校方人一看……

怎麼看怎麼像花裏胡哨整幺蛾子……怕了怕了,你們還是老老實實當迷弟迷妹吧。

但我真就不適合當托啊……

像是在一些視頻裏,偶爾會在現場的歡呼、尖叫聲漸息的時候,突然就蹦出一句“某某窩矮泥”、“我要和你生猴子”之類的話(官方吐槽:你看的是相聲吧……)。我該笑的時候一秒不落,但你叫我台下捧哏?

想象一下,太羞恥了,我的性格還沒到娛樂大眾的境界,天蠍的性格最多娛樂小眾——讓親密的人感到愉快就夠了,沒必要為了討好、逢迎別人,表現出違心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