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複讀總是糾結的問題,不光在於本人(1 / 2)

“名字呢,我們要實名。”

“好的章啟軒……”

“為什麼是鏡水先生……這種叫法應該是古代文人的號吧?”

“章啟軒這麼強的嗎?請收下我的膝蓋.jpg。”

與我剛才進化工學院新生總群,蘆總問的的回複一樣:“暫不透露,不然大家見麵,到了自我介紹的時候我不是要詞窮?”

半開玩笑的一句調侃,我覺得還挺有水平的,氣氛活躍了不少,我才知道,大概2/3的班裏人已經入群了,我是挺後的一個。

認識了三個人,兩個同學一個副班。副班名叫閆冬,樣貌沒見過,現在語氣倒挺和藹。簡單道了歡迎,提醒我看看群公告,與其他同學友善交談,也不知見麵時候會不會像他名字諧音那樣——不僅表達自己生在北方,冬天寒冷,也有自己“性格嚴肅”的意義?

新認識的兩個同班同學……自然不包括蘆夏恬,不然自己的交際能力也太差了。一個叫劉昭,一個叫張意琳。

大男孩之間的認識、成為朋友的過程其實很快。劉昭是魯省人,北方人,在群裏說他現在在手機城打零工,貼個膜啊,看看(試圖學學?)別人修手機、修電腦啊……就給人一種老實可靠的感覺,我提了一句lol,立馬就有幾個蹦出來。

“到時候一起開黑玩兩局。”待人的態度就顯得挺直爽,讓我覺得很新奇——當然是正向的一麵。

至於另一位,張意琳,是錫市本地人。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我私聊申請與她成為好友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多地了解錫市:人文環境啊;大學有沒有除食品之外的優秀專業啊;當地的方言、城市建設(地鐵、娛樂場所等),也很好奇錫市的高中,畢竟江蘇是有權限自主命題的嘛,報道上說的隻能是大概,一些細節聽了才有意思……

“然而她的個性並不像蘆夏恬那樣‘不恬’啊……”

意琳……性情如美玉那般溫潤柔和嗎?她家人給起的名字的寓意就恰好對上了嘛。如果我沒有主動向她探聽當地的一些情報,即使加個好友也隻是當天打個招呼問候一下——點到為止,離真正開學同學見麵還有一個月呢,有什麼問題也不急著堆在一天問。

距離產生美嘛,初次相談彼此生分、尊敬一點,給人的印象也好……

所以可能是我一上來的自來熟有點嚇到她,或是張童鞋本身就有內向、不善言談的性格——兩者疊加在一起,就會讓隻是裝作外向的我,越聊“空氣”越尬。

隻有聊到她住的分區、選擇應化的用意、她之前讀的高中——這幾類問題的時候,聊得還算順暢舒坦,其他就尬癌發作,因為我來提問,話多的一方是她,而她可能是扛不住我這種“熱情”……

“一般都是我拋出一個問題,等小姐姐深思熟慮一番,給我總結出一兩段很硬的幹貨。”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話題你回去慢慢想,我想換個話題”。

嗯,得虧張意琳心善,沒有給我暗示“我臨時有點事,不方便繼續聊天”,不然我開學見麵都不知道咋說,隻能無意識地撓頭。

給我們一個月時間在qq上預熱,這也是新鮮體驗吧,想著大部分同學脫離父母親人,獨自一人生活,嘴上不說,心裏多少都有不安和彷徨的。能提前認識幾個朋友,至少不用生活和學習兩頭顧,結果兩頭都沒做好……

你們以為8月的節奏也就這樣了?開黑、約飯,晚上先潛水窺屏,有我感興趣,或是擅長的領域,我就冒出來聊會天。逐步淡化我上個月鬱結煩悶的心緒,不必想太多……確實是我期望的dayandday呢。

其實同在7月——就是我填了誌願,沒等出結果的時候,我被爸媽“拉”出去吃了頓飯。而且這個“拉”用的是有講究的……

“呃,牛崽今天晚上有空嗎?我那一幫同學朋友想見見你……”

我聽了這話,第一反應是“不去”,臉上表示為難、不情願,主要昨天晚上和磊子、镓坤他們已經說好了,下午集合晚上擼串。正好丁公路上有一家,還不是露天燒烤的模式啊,啤酒烤串當然是基礎,小火鍋……雖然室內開了空調,多少有點不搭調,等個半年再聚的時候更爽一點。

“重點是這家店特色的醬肘子……”

老板是個東北人,性格豪爽,當時老爸老媽帶我來了一次,因為是回頭客,老板記性不錯,也真會做生意處人情:看到他們帶小輩嚐鮮,在上了特色醬肘子的同時,給我們一家三口送兩瓶飲料一瓶啤酒,自己開瓶啤酒敬我們一家。在簡單認識我、誇我成績了得之後。

“等你們這屆高考結束,暑假帶你幾個朋友一起來這兒吃,叔叔給你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