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在高二的時候其實體驗過文學社和類似於誌願者部的多人活動。雖然在應試教育下,我不能說得太絕對,但相信大部分高中,社團的集體活動還是以體驗為主——活動本身基礎一點,給成員參與感、有所收獲就好,主要是為了別讓你進了大學,看到一群社團吉祥物就走不動道,然後被忽悠得迷迷糊糊就點頭簽字了……
咳咳,我不清楚北區地方更寬敞,是不是有校級社團露天“擺攤”招新——我倒沒有閑到下午放課跑到北區的一、二食堂嚐鮮,順便康康食堂門口有沒有社團招新的吆喝。南區我反正沒見過像校園裏寫的那種熱鬧景象……
真正他們出動的時間是我們晚自習的時候。
學院本身啊,校級啊,一起來了,而且巧合的是,不會湧在同一天,而是一天來幾個,一天來幾個,在講台說個兩分鍾啊,老部員下來遞個傳單詢問意向啊……有一說一還挺幹擾人寫作業預習的。(手動滑稽)
高中進那兩個社團的想法很單純:學到什麼東西那都是滯後考慮的問題,體驗才是第一目的。
文學社是興趣愛好使然,加上活動地點在室內(是的,並沒有采風踏青之類的美事);而誌願者部肯定是在外活動。兩者互補,我當時的想法就這麼單純,單純到可能讓別人聽著感覺傻布拉吉的……
校級的一些社團,到我們的自習教室裏宣講的時候,我內心是有點驚訝的……嘛,也是我先前對江大了解不足的緣故吧。
江南大學中,生物工程學院的很牛啤的,但說到生工,大部分人腦內的第一反應基因工程、微生物學……這些和醫藥分不開關係的、聽起就是科研工作的高大上技術。但實際上,聽到“食品科學與工程”、“釀酒工程”,怕是他們會黑人問號一臉懵逼吧?
不用懷疑,想想江大的前身(輕工大學),隱約就能明白一點:熱門專業是往民生、務實的方向去走的理由吧?
“我隻是單純地聽到烘培社、釀酒社……”心裏有點撓癢癢想笑的感覺,真的沒有任何瞧不起的態度問題。
食品學院、生工學院的幾個社團,那是校級,跨學院招人的,我其實對口腹之欲追求不大,大概這是我不太感興趣的主要原因。
“社團還是要入的,不然先把宅屬性覺醒了,天天窩在宿舍,後麵可咋整……”
但選擇範圍還是學院的社團,正好借這個機會認識其他兩個係的同級、學長學姐。隻是讓我沒想到的是,自己進的第一個學院社團,居然是由部長向我遞來的橄欖枝,我伸手接下,然後……就進入了。
“副班你是新媒體部的部長?”
是挺低調的哈,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副班也挺優秀的:能成為副班,學業上肯定不能落下。而既要忙於我們新生的各項事情,讓我們少走些彎路,社團方麵又是部長……
“新媒體……就類似網媒平台,學院官博這類性質的東西嗎?”記錄學院大小事務——其中湧現的師生人物。
“可以說是一個小記者的身份,當然背後還有負責美圖、潤稿、整體的排版……幕後的工作也很重要。”
嘛……我對於記者的工作是挺排斥的,社會環境使然吧。我的態度也不會是一棍子打死,不否認、而且是願意相信,有良知、三觀正,把風向往正向吹的媒體人還是居多的。
隻是我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被邀請參與媒體方麵的事務——雖然從閆總主動找我說話到現在,他沒有明確地點出“邀請你加入”的說辭,但這時候我還裝憨的話,在旁人看來閆冬尷尬,章啟軒skr大傻子……
“我如果加入的話,能做些什麼呢?”
“你其實口才不錯的,但要是真不想做采訪任務的話,你的文筆也是新媒體需要的。”副班解釋道。
“我高考語文隻拿了107哦,副班就不怕我說的語文年級第一是吹的?”
突然來上這麼一句,他也是愣了一下,我的態度、表情輕鬆,但沒到輕浮的程度,副班則是挺認真地回應道。
“高考畢竟也隻是一場考試,大小都一樣,失手完全可以理解,再說……我覺得你還不至於,到了大學還虛報成績,那隻能說我看錯人,我又沒什麼實質損失,但你本人在周圍一圈人眼裏就……”
是的,等於是我現在在班裏名聲還行,人緣應該也不錯,可……假的真不了,百般掩藏,稍一疏忽就露餡了。到那時,大家都知道我章啟軒愛吹噓自己的能力,實際卻是草包一個……而且回想起初,自己還聽信了他的鬼話,同意他當代理班長?
對我的厭惡情緒肯定會更深,到時就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程度的窘境了——直接被同學“屏蔽”,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