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你語文是烏克蘭首都的國語老師教的嗎(1 / 2)

嘛……說起來坐火車也不是什麼新鮮的體驗了,可大概是我性格就是偏消極,難得改變的,越貼近我生活的東西越是如此。

比如我年紀偏小的時候,吃的菜……琢磨著葷素都有,而且也不是偏食,那就吃經常見到、又不難吃的食物就好,沒必要嚐試新品;大概老媽帶我逛商場買衣物,我反感的理由也跟這性格相關:本人也不是喜歡研究穿搭、在意裝扮的,衣褲鞋子……夠用輪換,其中有幾件自己看了有眼緣的,不就足夠舒服了嗎?

架不住老媽的購買欲望……話說當時我算是相當不成熟,用“少年老成”形容我,也絕不是那段年紀。

自己還在不斷長身體呢,上述那些物什不得換得勤一點啊?這點欠考慮,我還真要對老媽講句抱歉……

而到了最近這前後一段時間,到了大學,當了班長,被動或主動地做出一些改變,除了自我意識上的再三確認、堅決,一個在性情上帶給我中和的人,在這半年算是得到了比先前更好的展現——會再一次讓我記得他。

龔振墀。

同班的、在語文考試上亦敵亦友的關係也就是初中三年,但不在同班,和其他同學暗做對比,才會更清晰地感知到他能給我帶來的啟發、榜樣作用:敢於嚐試,多與他人合作交流,由此性格往開朗活潑的方向扭了扭……雖然“開朗”、“外向”在現在90後,或是更接近我們一點的95後,這類詞挺容易被我們誤以為是“逗b”、“中二”,隻是程度深淺不同罷了……

“說不定我這波的直播歸噶,也有龔振墀先前潛移默化的影響呢?”逗比沒有假,一個傳染倆,我“取其精華”的同時,並沒有很好地“棄其糟粕”嘛,怪我怪我。(龔振墀:當然,難不成還怪我?不去餐車你都能嘮這麼多我也是服氣……)

我主要琢磨著:如果今後坐火車沒坐到餐車隔壁,我又一直保持著對日常事物平淡態度,那會不會一輩子都沒見過、體驗過餐車用餐是什麼感覺?

你們是不是納悶,甚至對我有點惱火:前麵囉嗦了這些,就是說了對我們而言沒啥營養的東西。表達的要麼沒啥實際意義,要麼枯燥乏味聽不進去,就差把“水字數”仨大字懟臉上了,這在作死的邊緣反複橫跳……

“陶麗美女知道嗎?會不會你們一見麵,她先給你一個腦瓜崩幫我們出氣?不然我們取關了哈……”

誒,在有娛樂精神的同時,也要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的難得品質嘛……你們覺得無聊,我其實同樣無聊的啊。手遊的話,有趣好玩的大都是單機,即便是需要聯網,player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比不上在電腦上玩的MOBA多元(雖然有時那些“元”,玩家本身並不是很喜歡……)。主要我在學校訂的流量套餐……

隻能說比“夠用”多出一些,畢竟宿舍斷網斷電關WI-FI,我還有邊和室友聊天,一邊追番的時候,有時還切屏出來康康群裏哪個小可愛@我……嘚,話說我講話也不是這畫風啊!啥小可愛,多數情況不就大老爺們互懟嗎?

嘖,又想起自己沒得女票的事實——如果有軟萌可愛的妹子陪聊,漫漫歸途也不會憂鬱寂寞(官方吐槽:直播不就好了?)。獨自一人戴著耳機聽歌……隻要不是律動感強、純喜慶的,在旁人看來,一人一言不發,微微垂首抱膝,自成一幅畫,就帶著憂鬱的氣質;我自問也沒有放飛自我的開關——是,我挺喜歡錄歌的,也不覺得自己是噪音擾民的程度,但我自認:在寢室,冬陽三人當聽眾的情況下錄歌已經是我的自信極限了。

我可沒有米國人那種旁若無人的自由度……

天色漸沉,跟磊子他們約好時間,年前年後還有一起出來浪的餘裕。水了水班群,主要班裏像劉義、冬陽、文璋、才琨……願意與我日常交流互動的人還是不少的,啊,女生那邊除了上學期前半段的蘆總、劉茵超,現在又多了袁靛和黃思語。倒不是在群裏一發聲,潛水愛好者紛紛冒泡——這種自己有號召力的感覺多舒服,主要有人願意陪你閑聊消磨時光,在這種特殊條件下,的確是份溫馨舒適的體會。

“舅舅孩子吧,幫我撐過睡前的這段時間,鏡水日後會有答謝。”

“居然不是‘必有重謝’,不按套路出牌啊。”

“我和楊詩辰明天才走,你要能同樣睡前陪聊我就舍命陪君子了。”

冬陽你把話說到這份上……是以前從未體驗過腐女的纏勁和“險惡”嗎?

“學委這是主動出ji,我們班上終於要出一對了嗎?”

“田漣你別試圖歪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