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的預想是對的:正常的聊天加幹飯,話題所含內容挺多,後半段會出現天沒聊完,筷子下意識地拿起,卻發現桌上幾乎被掃蕩一空,不知何人打個飽嗝——一般來說這是很應景的,但放在我們這桌就挺尷尬……
“好在我和張組長各點一個小食——薯格和炸蝦。”各自主食吃完還有消磨時間的東西。不然再點一批食物,二次還沒消滅幹淨,那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吧?
“今天真的謝謝老師了,請我們吃飯……這家餐廳味道真的不錯,還有額外傳授給我們一些經驗、理論知識。”起身走到門口,組長得起表率,張容光再次向Hannah道謝,我們也是微微點頭躬身。
“沒有沒有,隻是平常意義的交流,香港和內地的信息互通還是有些不夠的,就像先前,S跟我們說起香港高中生到他們學校遊學活動一樣……”Hannah笑著說。
“和你們這組交流也很放鬆,少有的閑暇時光……而且我看你們好像也是這次遊學分組中人數最少的,做任務也會更吃力一些,多講一點你們也不用熬得太晚。”
如果不補後麵的“你們把時間太多用在這上麵,得不償失”,我們應該能更感動一點,當然我心裏自然冒出的“主要我們的一千萬投資計劃,現實也沒人采納”——這句過於真實的吐槽,也降低了我的感動值。
“嘛……自己心裏念叨一下,別脫口而出就行。”我突然尋思,自己以後找工作是不是得謹慎一點,挑那種少應酬喝酒的?雖然目前我還沒體驗喝醉的感覺(我也不想體驗……),萬一我有“喝醉後把心中所想禿嚕出口”的被動技能,那不被抓把柄、直接裂開?
“你們回旅舍吧,我也要回家忙點剩餘的工作了。”
“辛苦辛苦……港島線柴灣這邊是終點站,Hannah阿姨比平時還得晚點回家了。”我寒暄著,言語也帶著幾分對老師的感謝、敬意、致歉。
“沒事沒事,柴灣離我們公司也沒幾站,耽誤不了多久……”Hannah微笑著看向我,“你是個細心的學生,你們實力也完全不差的,你們學生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觸金融方麵的知識,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期待你們在後兩場pre的表現。”
Hannah老師和我們揮手告別,她是下到一樓去地鐵站,我們則是二樓過天橋、坐電梯,回旅舍做個策劃書的ppt。
“趕早把今天的一些內容寫上去,急著讓明天的負擔輕一些,但明天發現要穿插使用兩天的東西——明晚做好的幻燈片還得一張張查、添新元素、調順序……”電梯裏隻有我們四人,說話沒啥顧忌,“那樣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劃不來。”
“嗯,有道理。”王陳也讚同組長的觀點,“先設定好兩三種資金分配方案,把投入行業、國家地區、各行業的股票、基金近期漲幅不同,定投時長也不是統一的……”
“我們小組在一個房間裏討論,包括各回各窩的時候,也可以自己上網查更細的資料。”我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
“這次的題目是一千萬的投資理財,對我們來說‘開源’是肯定的了,但我們還要想到‘節流’,這才更完美,也是比起其他小組,可能的一個優勢。”
“節流……你的意思是買入、賣出基金、股票、債券的時候,要支出一部分手續費的金額?”
我點頭,張容光等人開始思考……
是的,在你投資理財產品,準備創收之前,你其實先行虧損了一筆錢——預計投入1kw,但實際真正投進去的本金,是少於1kw的。
基金有前端購買費率,股票、債券這種直接投進二級市場,證券交易所要收印花稅。
“雖然現在基金大都0.1%、0.15%的費率,但多數混合基,每年還有額外的管理費、托管費,費率大都接近1.75%、1.5%了。”我和王陳北北進入組長的房間,我找出基金的“交易規則”給張容光他們看。
“一千、一萬地這麼投,有錢人可能不會太在意這種數額,但定投就有這種隱性弊端啊——不容易察覺固定的損失。”
“百分比不會因為次數多少而變化,隻要我們事先計劃哪支基金投進多少錢,它扣除費率就不會因當時的淨值高低而改變。”王陳像是自言自語分析,也是講給兩個學長聽。
“金額超過多少,不是有買入費率的削減嗎?”劉堅指著屏幕說道。
“那是超過百萬之後才有折扣……而且這和每年的管理費、托管費都沒關係。”張容光解釋。
“這種前端費用,一次性買入,金額多了確實想想能省不少,但這種就需要耐心、精準擇時。”劉堅也不是不開竅,“而且這就顯得一千萬不夠用了,我們計劃是消費、科技、醫療、金融的基金基礎,也有債券、短期一些股票平穩波動,搏些增厚收益,還有保險、投資房產的錢需要雷打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