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重要的人,不會隻有一個(1 / 2)

所以最後那句逗趣,沒跟小黃同學說出來,不然她當真的咋整……

“啊……從哪兒開始講好呢,感覺自己喜歡李螢的過程又長又糾結,中途有處理得好的事情,也有自以為處理得好、但事後又想扇自己兩巴掌的事情。”

“就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唄,我們又不是專門為了評判對錯。”小黃說(引誘)道,“本質是聽故事,各自保守秘密,各自消化,不為了八卦,中途提問想不說可以不說,相當自由……”

“嘛,畢竟我先講,不然這場談心一開始就卡殼了,你當然現在沒啥壓力了。”我自嘲一句,閉眼想了想。

“還得從初一那次怎麼看都不靠譜的期中考過,按班級排名調座位開始講啊……”

後麵一想,那也相當於是“緣,妙不可言”了,偏偏我還就吃這套,吃挺死的那種。

不過也好,黃思語說的“想到哪說到哪”,讓我能把自己和李螢的關係,往中立、偏我苦情一點的方向說。

倒不是博同情、捏李螢形象的意思,直到現在,或者說從認識李螢這個女生開始,我沒有對她懷有任何直接的負麵情緒,無論同處一個班級的時候,日常課外的時候,拒絕我告白的時候……

這裏說的“直接”,不包括“失落”、“難過”這類正常反應——鬱悶而不是“陰鬱”,甚至“陰沉”。

“因為她的性格吧……善良,可愛,學習上勤奮努力,長得也漂亮耐看。”我中途插了一句小小的感慨,“我算是絕大多數時間裏,都挺理性冷靜的人,所以哪怕是在情感問題上多次受挫,我……可以這麼說吧,對李螢是沒有產生過一時、一絲的怨恨。”

即便我自己心裏有數:高中那三年,自己對她的好感,喜歡而不得的那種焦慮……偏偏自己又自號“鏡水”,以這作為一個標尺、自律,告誡自己不能衝動,不能傷害——這個根源性的矛盾,卡在我心頭的一根刺,是我高中學習受影響的一個很重大的因素,但我同時也明白,影響因子不是隻有一個,絕不能把高考相對中考的“滑鐵盧”,怪罪到李螢身上。

也講了我自認為對她而言影響挺大的一兩件事:就分文理科給她建議,還有畢業後初中同學聚會,我跟李螢最後一次告白……

“畢業後都是回家拿手機發信息表白……怎麼肥死小老弟?”黃思語調侃道,“碰到李螢好像你的膽氣就泄了好多?偏偏還在奇怪的時間點鼓起勇氣。”

“而且你說的是‘可能對李螢影響大’?我不太能懂……”

我其實沒有完全正麵地回答黃思語這句發問:“那次班級聚餐,我如果在吃飯時再次表白,其實跟畢業返校,理論上是見大家集體最後一麵的時候,跟心水的人告白,性質是類似的……”

借人多起哄,女生通常性子也內斂、羞澀一點,可能半推半就地就能點頭應下——但這本身我也很不喜這種方式。

如果反駁我“為自己的不坦率找借口”,那我也不做申辯……

“感覺是利用環境壓力,有逼迫的意思,我不願意這樣去表白,那樣成功與否對我而言反倒是次要的了。”我說明道。

“至於膽小,我對這種事情本來就有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意思,說不清利弊問題……至於對她有額外影響,是指後麵我們的一段對話吧。”

對我自己是釋懷、放下,李螢也應該能聽出我這層意思——也是讓她放下我對她“糾纏”的苦惱,在大學能卸下一重負擔,去迎接全新的四年象牙塔生活……

“嘛,我對待男女戀情的態度、處理方式,還有中學的大環境,也許從我對李螢產生好感開始,這份感情就注定不能以男女戀情定性,但我像之前思修課上自述的那樣,很感謝她沒有用‘戀人做不成,朋友也隻是說說而已’的實際操作來應對我……”

不然那真就要破防、生恨了:喜歡一個人五年了,還是在中學時代,人人所謂青春最美好的時光,到最後給你來一手形同陌路,讓你哪怕回想起與她相處的經曆,心窩都有陣痛,那是狠毒的。

像是應和我想表達的情感,晚風掠過湖麵,帶上湖水看上就陰冷的寒意,加上風速又快,我都能感覺到風滲進衣物的縫隙,刺激著皮膚,那就更別說小黃了,雙手交叉著抱在胸前,手是快速搓著另一邊的手臂,還小打一個噴嚏,

“你看我這人……所以當年我不怎麼討女生喜歡,現在也沒好多少。”我自嘲一句,脫下外套,遞給黃思語。

“穿上吧,雖然還是會滲點風進來,多少比單件短袖暖和一些。”

黃思語語氣也有點不好意思:“自己夜遊江大還比你多,應該想到晚上風大的……你那樣還好嗎。”

“我貼肉是長袖,加上我是男生,應該問題不大。”其實自己心裏也沒底,想著自己還有鼻炎,等下萬一一個噴嚏沒忍住,開始了就不能想停就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