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奪筍哦(1 / 2)

衣食住行,古人從一開始就是把穿衣放在前位,錫市又作為蠶絲之鄉,從古代的紡織繅絲,到近現代的紡織廠、輕工業,這其中的技術進展、輻射到周邊甚至全國對生產生活狀態做出的貢獻……都是能拿出來好好說道的。這波少了時間限製,而場地也比前麵窯群遺址更大,五人可以一起走、慢慢看了。

據介紹還是五道口技術學院負責規劃設計的,展區有五個:絲綢王國、百年輝煌、絲織繭摩、印染服飾、表演展銷。絲綢王國就說的是錫市蠶絲之鄉的美譽了,A區序館講的就是絲業的曆史;“百年輝煌”說的是上世紀幾個企業家的“實業救國”理想,介紹的是當時錫市三大輕工支柱產業其二:繅絲和紡織,也就是B區的製絲館,講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錫市絲業發展的興衰波折……

後續也有製作過程和成品、珍品的展出,尤其是還有定時定點的,老製絲廠的女工現場表演手工繅絲,市內隻此一家,我們也算開了眼界。

而珍品的展示,尤其是在想到眼前的一件件或雍容華貴,或大氣端莊的衣服成品,或是顏色、圖案駁雜,但組合到一起卻是偏偏能表露出整體的美麗、驚豔的絲織布匹,是由我們不久前看到的,那些老女工人,用那些並不自動化的手搖、腳踩提供動力的機器編織出來,再有印染、剪裁……一係列的後續步驟,才能得出展現在我們眼前的,近乎滿分“答卷”……

“雖然我之前從未真正接觸、了解過絲業,就算之前到過兩次蘇市,也跟這不沾邊。”我跟同行四人說道,隻是突然有感而發的自述,“但有了眼見的這些文字;有人親自上手操作這些機器;最後是一件件美物、一塊塊國內外著名展會上獲得的獎牌、榮譽稱號……”

“還是會有難以言喻的感覺,自豪也好,略有悲情感慨也好……是這種意思吧?”

唔,這種心情還被黃思語說中,那不是讓我難掩會心一笑嗎?

展銷對我們來說就沒啥吸引力了,我們也沒有幫推銷的想法,黛玉他倆也沒有購買的欲望。話說我和老媽當年去蘇市的時候,買回來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的,就是絲巾、布鞋、衣服,一上來叫家中最小一輩的少年少女買這種東西給長輩……

絲巾倒還好,布鞋和上衣,如果不是有心的話,可能都記不得自家父母腳多少碼、上衣型號是穿哪一個的吧?

“走吧,往回走走,路上看有什麼小吃。”

“美食節隻吃正餐的東西,的確有點不像哈。”

“話說南禪寺這一帶的醬肘子是真香真好吃,開學之前我和爸媽就到南禪寺吃這東西。”我跟戴玉磊他倆說道,他也接嘴。

“之前我們也做過功課,我們也不排斥甜為主、帶點微辣的肘子。”黛玉神情帶有明顯的猶豫,“但現在吃肘子這種當飽的東西,等會大家又互相分一點,晚上吃不下正餐怎麼辦?”

“不會的。”

“怎麼說?”

“下午吃多了,晚飯就看著我們吃唄,還能幫我們省一波經費支出。”

……

“哈哈,看你這表情,不至於不至於,我什麼時候對你們小氣了?”看著磊子有些無語的表情,我笑著擺擺手,“不過你們確定要下午來醬肘子嗎?小黃你們定的那家店晚飯有肘子嗎?有就正好留肚子到外婆家吃。”

“嗯,我查查看……”

有這番提醒,各位抵抗誘惑的能力就暫時提升了……一丟丟吧,聽了就丟的那種。

醬肘子個大管飽,而且不一會黃思語給大家回應:那家有肘子吃,下午不吃也沒啥問題。於是他們就找各種小吃、甜食果腹……

涼粉、章魚小丸子、桂花酒糟湯圓……好在份量不算大,甜食容易滿足,不然晚上真挺尷尬的。

其實南禪寺美食節也就跟n市的繩金塔廟會區別不大,有當地的特色美食,其間行走在路上,也有供小孩玩樂的攤位,也有街頭賣藝的表演者——見到相似的場景,自然會誘發出一點兒時,或是隻是幾年前的回憶。

“光說我們和錫市,你們的家鄉有什麼地方舉辦類似活動嗎?”我借著今天這趟美食節,正好問問袁靛和黃思語(主要肯定是了解一下小黃的故事了),之前自己也跟她兩人結伴夜遊江大幾次,居然沒有契機,或是自己沒往這方麵想——聊到本地的人文風情,回想一下還挺覺得意外的。再者我對曆史、地理也是苦手,你突然問我寧德有什麼值得一看的景點,我還真說不上來。(官方吐槽:你是之前都不知道有寧德這個市吧……)

咳咳,這裏損我可以,別拆我台就行。

“唔……市內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白雲山的廟會吧,不過我們這一帶寺廟還挺多的,太姥山還有寺廟群呢,山水風景、人文活動都不缺。”黃思語說道。

“關於佛教、寺院古刹這種曆史,我是不怎麼感興趣的,但它們本身坐落的地方又是我想看的山水美景,就有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