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聽報告的小意外……(1 / 2)

明天是周五,沒有晚自習,所以不存在想著聽講座,翹晚自習的意圖。再說下周開始就考試周了,跟你們提了多少遍?我雖然不算絕對自律、自覺學習的學生,但臨近大考,感受到無論老師、副班、班主任的口頭提醒,還是同學之間的逐漸加重的壓迫感,我都會開始看書、做題練手的。

現在談及學習靠自己,正向積極的影響大概是三個:自己是班長,不說成績能像冬陽這麼牛逼,起碼不能水得太難看吧?放假回n市也不好跟家裏人交差;二來不是剛處了對象嗎?雖然上學期思語無論單科成績還是平均績點,都比我差一口氣,但以現在學習這種勁頭——比去年高考差遠的這種,何況我倆還要一起複習呢,自己得有“能幫助到思語,但成績不能落後於她”的覺悟,這在我看來是最完美的答卷……

最後一個則是我中學六年期間,附中加我自身心性,共同養成的好習慣——惰性過頭會有種負罪感,被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多少能學進去。說實話,我很感激中學六年一路上引我向上的老師,當然不止是語文老師,而後期的種種幹擾因素,最後一錘定音的高考我自認考得不盡人意,但我之前沒有一瞬怪罪過任何一位老師,我都是自責那一年犯糊塗、耽誤自己……

說回正題,雖然去年填誌願的時候,三類相對特殊、專業與職業也極其對口的學科——軍、醫、法,我都沒有填,不是因為有關醫、法的兩句調侃但刺耳的話,你們這波可以理解為我憊懶、有畏難情緒,但對於“軍”,我是敬重有加、心懷感激的。

中學時期的每次軍訓,我都是無論態度、行動,都積極、努力,希望訓練中能獲得教官的表揚、最後榮譽的稱號。在別人看來像是小孩心性,有點幼稚是吧?但我是打心底裏尊敬保家衛國的軍人的,哪怕像內陸軍區的將士和駐邊的戰士、甚至維和部隊,兩者的使命感、責任感、危險程度……細分來講都不能同比,但我沒有輕視任何一種兵的想法。

我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大半時間都是在半邊街住的,跟爺爺奶奶一起。爺爺是個黨員,但看戰爭電影、電視劇沒有外公那麼熱血上頭,可以說我的性格奠基,爺爺的榜樣占比很大。

小時候成績還算拔尖,回家老早就寫完作業(不然也考不進附中嘛),陪爺爺奶奶看電視,奶奶也不太挑古代、民國還是打仗,可以跟著爺爺走……我跟著爺爺看的印象最深的三部電視劇:《亮劍》、《保密局的槍聲》、《沙場點兵》。都能和軍人扯上關係,加上我自己性別使然嘛,哪怕性格那時起就挺佛係,看到那些緊張刺激的打打殺殺、流血犧牲的場麵,心裏還是激動的。加上長輩的正向引導,我對軍人的敬重也就不難理解了。

主講人那位老前輩……我倒不記得名字了,也沒想著跟同學問一問,加上晚上打算和思語坐一起,你們別以為我是講座一個字不聽,隻為班級湊人數,然後整場就和女票咬耳朵,以讓旁邊的袁靛恰檸檬為樂——幹不出這種事來好吧。

考察課紛紛結課後,下午的時間就寬鬆挺多,但自從思語成為我的女票,雖然課餘繼續認真學習的時間不會增加很多,可起碼,讓我心甘情願地下降了玩遊戲的時間(包括掌機),其實前段時間磊子他們都已經嗅到這股風了,所以……是吧,就推波助瀾、起哄的作用,也不能全怪冬陽。(冬陽:怪?再給你一次整理措辭的機會……)

咳咳,而且大學情侶約圖書館複習,算是基本操作了,心情愉悅的狀態下複習,效率肯定好……前提是兩人不是想著到圖書館秀恩愛、幹擾其他人。不過我相信我們這對不會學了一會,仿佛心有靈犀地同時轉頭,深情對視,久久不願分開……

跟我們自製力強弱,或是有人居心叵測,挑撥彼此關係,其實都不是重點……上午的高數(線代)課,許老師再次通知了考試時間——注意副詞啊,“再次”……幾天前許老師就說了,下星期一(5.30)就開始考試,27號再提醒的時候,大夥比之前“哀鴻遍野”還更大一些。

“考試周不是有半個月嗎?怎麼第一天就是占比最大的一科啊……”

“給我們更多時間複習,我們心裏也更有底氣嘛。”

“理論上軍訓的三個禮拜是緊挨著考試的兩周的。”許老師說道,“而且如果軍訓三周都排滿,送走教官、軍訓結束就要放暑假了。”

“像上學期的小學期,我們不是要提前學一段下學期的課程嗎?要是像你們期望的,把考試日期推晚……”許老師冷哼一聲,“我是無所謂哦,你們相當於是把大二預習的內容自己壓縮了,你們覺得自己有那實力好好消化嗎?”

超過半數人尬笑,大家現在都習慣了許老師的說話風格:帶點本地口音,突然會嗆台下人幾句,有點毒舌的意思,我是挺不喜歡這種講課風格的,但她在講解重難點、學生提問,包括考試出題難易度、評卷的標準把控,許老師還是很照顧我們的,典型的高舉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