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果然得在飯桌上挨批……(1 / 2)

“你這回期末考到底是什麼情況?”外婆沒有來得及開口,跟隔代親人問後輩,在外生活得如何?有沒有跟別人鬧矛盾?一般都把問詢學習成績放在後麵。這也算大部分中國家長,在高考結束之後,孩子雖然陸陸續續都成年了,但90、95這輩,很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現在又在外念書,雖然有同寢的室友、各種各樣的同學……孤單那些倒不太可能,但生活質量在家人看來,肯定差遠咯?那學習成績往後梢梢,心疼家中未來寶,在中國傳統觀念裏也是正常心理。

隻是後麵我逐漸明白:“大部分”是不假,但與之相對應的“少部分”就是我們這群考上211,還有比我們之上的985大學生。加上自己老媽的脾氣,我是知道的,生活上的事情關心歸關心,但學習一定是至少放在同等高度來看待的……

“大學物理考了67,也是差點掉出及格線……”老媽在訓斥我的時候,如果不是三兩句完事的話,就是像現在這種模式:聲調逐漸增大,語氣會越來越嚴肅,然後表情隨著語氣的變化,變得愈發難看,眉毛擰到一起,眼睛眯起來,嘴巴旁邊的肌肉不放鬆,既不張開也不閉攏,給人咬牙切齒的感覺。小時候會覺得嚇人,現在會看著心煩,如果說句難聽、過分的話,我的母上大人還沒上過大學呢,別動不動拿“我是你媽”、“大學考試不是挺簡單的嗎?老師還會故意拉高分數保學生及格”——這種話來為你罵我找理由……

“你是將來要考研的,大一這兩個學期的成績都是不溫不火,但照你這種學習狀態,什麼獎學金啊,之後爭保研名額啥的,都不用想了對吧?”老媽現在是沒有小時候對我“打”的這一環了,但可能是因為我和她你來我往的懟變多了,那她對我夾槍帶棒的刺話也變多了。

“你考研也沒有大學物理這門要考,你過個線,我當你是有失水準,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嘖嘖,聽你這說法,我還得謝謝您寬宏大量,不多批評咯?心裏嗤笑,但默不吭聲,知道她還沒提到重點呢。

“但馬原……雖然考研裏的政治,分值占比偏小,馬原還隻是其中一部分,比重就更小了,但畢竟是考研的課目啊。”老媽說道:“而且比起數學、英語、你的本專業,化學,政治算是最簡單的一門吧?你是怎麼回事?”

“說實話,當時你說你馬原掛科,我都不相信,你說你高數掛科我還更信一點,畢竟你中學有數學不及格前科……”

我c?這都能順帶著揭我短、翻舊賬?我當即真是花了點意念,不做出氣笑的表情。不過這話老媽說得也不假,我自己也不相信,是學術本身不到位的問題,但偏偏我認為的那個理由——那次答到,替人應聲,有欺瞞老師的性質,結果自作聰明,被老師當場拆穿——才是我這次馬原期末掛科的關鍵,雖然老師沒有當場指出,是哪幾個人謊報的。

當然,現在這不是重點,雖然老師這邊沒有打電話給家長彙報這件事情,但……老媽問出這話了,要我怎麼回話呢?如實交代估計會被她罵蠢、傻,暫時也想不到什麼好的借口,如果保持沉默的話還是會被老媽罵:“你看,每次理虧都是這樣,低著頭一聲不吭,表情是死樣的像,最嫌的就是看你這樣……”

“好了,牛崽剛回來就挨你一頓罵,幹什麼啊?”隔代親中對我表現得最明顯的外公,雖然廚房裏有鍋鏟翻炒、油水作料在鍋裏爆響的聲音,但外公沒啥老年聽力變弱的毛病,站到廚房門口聲援我,應該是上一個菜炒好了,得了點空閑時間。

“高中晚上你們回來吃飯,牛崽考試成績不合你意了,你就訓他,現在到了大學還是這樣嗎?”外公說道,“放假回家,本來是開心的事情,一家人和和氣氣吃頓飯都不行?要訓人到自己家裏訓,我聽著煩……”

老媽是挺傳統的人,加上之前也聽外公外婆、隔輩的親戚,偶爾會聊起老媽小時候性子就挺皮挺野,會挨外公的打,所以對自己的父親還是很尊重的,訓我的氣焰一下收了很多。老爸也幫腔一句:“到了家裏,正常吃飯、聊天就好,大學考試還有補考嘛,假期裏在家看看書,複習得認真一點,二次通過還是不難的事情。”

“說他前麵學習態度不端正,那高數、化學這些課目的分數也不太合理吧?八九十分,你說的‘正常’反倒是不正常了……”

“好了,閉嘴吧!反正都是我不對,說自己兒子幾句,希望他向好都成了壞事,煩死人了!”老爸這一說,是正好撞上老媽的槍口了——剛訓我正得勁呢,被自己父親壓一波,正憋著氣沒發出來呢,結果自己老公還摻合進來,雖然不是批評性質的話,但不是幫腔,現在在她看來就是和她對著幹,她能忍著不撒氣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