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歌聲與微笑(求訂閱)(1 / 2)

葛正請洪潮去了文體股的大辦公室閑聊,沒少說陳梓林好話,

畢竟區音協能拿出滿大街傳唱的作品的會員,實在隻有陳梓林了,哪怕寫的是兒歌。

洪潮本來還覺得《小白楊》是不錯,沒想到作者竟然又寫了兩首兒歌,莫看傳唱度挺高,

大街小巷的孩子們都在唱,但他並沒怎麼放心裏,

大抵也是鄙視鏈吧,好像美聲唱法瞧不起民族唱法

再者陳梓林實在太年輕又是業餘的,沒有係統學習、沒有太多閱曆,

是創作不出有深度、有意義地好歌的。

倒是數鴨子能改編成歌伴舞, 應該挺受歡迎。

便含糊其辭地嗯嗯著,心裏總想著再多跑幾個老朋友處,盡可能多收集點好歌曲。

葛正多少能看出老洪心不在焉,就盼望著小陳能靈光乍現,拿出首打動老洪的歌曲,

要能被晚會采納,也是我區音協的成績不是。

看著文體股同事紛紛下班告辭,葛正說:“時間到,我們去看看小陳能拿出個什麼作品來。”

兩人起身走出大辦公室,在走廊就聽到傳來一陣歡快地口琴聲,

洪潮頓覺眼前一亮,似乎是從葛正辦公室傳出來的,

葛正也是驚喜得很,是不是好音樂,一聽就明。

兩人走到葛正辦公室門前,果然是從虛掩的門內傳出的,

洪潮疾步推開辦公室門,見陳梓林坐在那裏搖頭晃腦地吹著口琴。

陳梓林聽到動靜,看到葛正洪潮都是麵帶驚喜,便停下吹奏起身說:“我…”

洪潮打斷他的話問:“小陳,你剛才吹的就是新創作的歌曲?從頭到尾再吹一次!”

陳梓林心說震驚到你了吧, 原曲作家在以後的音樂界取得的成就,能亮瞎你的鈦合金修勾眼,

伸手把寫好的簡譜遞給洪潮,端起口琴便吹奏起來。

葛正湊在洪潮身邊,看著稿紙上的簡譜《歌聲與微笑》: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

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

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這歌聲,

飛遍海角天涯,飛遍海角天涯。

明天明天這微笑,

將是遍野春花,將是遍野春花。

短短六句歌詞的歌曲,卻吹奏得歡快、熱情、活潑,他們倆音樂素養不低,跟著哼唱起來。

陳梓林見他們倆很快沉浸歡快的樂曲中,也沒停止,繼續翻來覆去吹奏了三次。

洪潮聽第一次就已經能哼唱了,第二次跟著節奏小聲唱起來,到了第三次,他傾盡了所有感情,甚至連眼角都有了點淚花!

當口琴聲戛然而止,洪潮忍不住大力鼓掌, 欣喜無比地說:“小陳,好歌,真是一首好歌啊!”

葛正喃喃地說:“小陳就是天才,太有天賦了!”

陳梓林微笑著把口琴放進挎包,說:“洪理事,倉促之下,湊了這麼幾句,好在簡單易學,很適合少年兒童。”

洪潮連連點頭,激動得臉上一片潮紅,不吝讚美:“這首歌節奏活潑、熱情,結構方正、整齊,

歌詞質樸、大方、朗朗上口,突出了少年兒童的天真爛漫以及純真、可愛。

在高音區節奏重複多次運用了同音反複,使得歌曲形成了一種強烈地動力感,

具有很強的號召性,表達了青少年朋友將友誼遍布海角天涯的熱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