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家門口,楊沐心裏有些激動,為了布局未來,已經連著好幾個月沒回家了。
進了家裏,大哥一家子也從外地回來了,楊沐的大哥叫楊鬆,高中沒念完先跟著舅舅的大女婿做了幾年生意。後來結婚了開始單幹,帶著一家子去了遼省省會沈市打拚,隻有過年的時候回來。
大哥見了問道,怎麼現在才回來,咱媽都跟你們老師打電話找你呢,老師說你在學校學習呢,還說會催促你趕緊回家,放假了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別那麼大壓力。
知道了哥,我去跟咱爹娘說一聲回來了,咱就貼對聯。楊沐說道。
做了幾年生意的大哥還是那種沉悶的性子,嗯了一聲。
到了屋裏爸媽正在包餃子,看到楊沐回來了問道,吃飯了沒,上午還剩好多菜,讓你爸給熱熱。
不用了,老師給我帶了點飯。
你們趙老師對你挺好,到學校要好好謝謝人家,要聽老師的話不要給人家找麻煩。
知道了媽,我去跟我哥貼下對聯,一會了去上墳。
去吧,早上就該貼的,你也沒回來,你爸忙的也顧不上。楊沐媽媽道。
知道了,知道了。
楊沐家的房子是大哥結婚的時候蓋的,門頭蓋的高。
每年貼對聯還得找個長梯子,所以每年都是他們哥倆一起貼,一個人還不行。
貼完對聯,楊沐叔叔也來了,他爸兄弟姐妹四個,兩個姑姑一個叔叔。
每年到上墳的時候,叔叔就帶著兒子過來一起去墓地。
看到楊沐說道:沐得兒回來了。
明年就高考了,能考個名牌不?
楊沐靦腆一笑道:能,恁侄子可是學霸。
到了第二天早上五點就起床了,他們這的習俗是大早上吃餃子,有個餃子裏放個一毛錢的硬幣,代表財運,誰吃到誰就有福氣。
然後挨家挨戶的走街拜年,鄰居之間見了說聲新年好。
路上迎著人來人往的人流,楊沐又感覺到自己還是個凡人,內心多了一絲平靜。
自從得到係統以來,他總是在匆匆忙忙的在豐富自己,布局未來,從不曾停下腳步,雖然不會感到累,卻總覺得少了一絲煙火氣。
如今到了家裏,感受著爸媽的嘮叨,鄰居的祝福,他感覺到了自己仍是這凡間的一份子,不會因為強大就無法無天。
到了大年初二,就是女兒回娘家。
大姐和二姐帶著全家來串親戚。楊沐的哥哥姐姐都是一對兒女,隻是還小。
吃完飯,就是打麻將,這就是農村的娛樂方式,雖然嘈雜但快樂。而這個時候,楊沐就是那個看孩子的了。
大姐問楊沐,高考準備去哪上?
楊沐回道:申城。
什麼學校啊?
申城複灘大學
大姐不說話了,大姐也知道這個很有名的大學,他很了解自己的弟弟是什麼球樣。又怕說多了傷弟弟的自尊。
初三上午楊氏的大家長,帶著所有楊家的男人祭祖,這是楊沐以前特別喜歡的活動。每次祭祖完都會發糖發麻花。
初四是大哥的生日,今年他的朋友來給他過生日。有的帶著蛋糕,有的買的燒雞。。。。。
到了初五楊沐在家的發小打過來電話,讓他去跟同學家吃飯。楊沐的發小叫輝子,念到高二不上了,跟著他姐夫去做生意了。
這次去的同學家楊沐也認識,他們都是一個班的。隻是後來楊沐初二轉學了還蹲了一班,除了光輝其他人漸漸失去了聯係。
飯桌上,吹牛,聊天,打屁,好不熱鬧。聽著他們聊著大學的生活多麼多麼無聊,楊沐失去了興致。
每年過年都是這樣的流程,看似很忙,實際上都是一些生活瑣事。
到了初六,一覺睡到吃上午飯,下午就該去學校了,晚上還有晚自習。
回到學校,福東他們已經到了,看到楊沐笑著說了句新年好。
楊沐對他們說道:走,去校外溜達溜達。
一行八人浩浩蕩蕩的出發了,路上福東問楊沐:真不打算去清大?
楊沐點啦點頭,未來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去申城更方便。
福東摟了摟楊沐的肩膀。
楊沐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