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爺子到的時候,陶瓷店剛好送來了新碗碟,陳苗苗還在更換,就聽見林伯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說了這個消息。
還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陳苗苗將最後一疊碗碟放好,脫下了罩衣:“走,我們去集市逛逛,看有沒有藕賣。”
如今天剛熱起來,荷花都才剛打了花苞,陳苗苗逛完了整個集市,也沒瞧見賣藕的。她又專程去了一趟荷花最多的湖邊,最終隻提了幾尾魚,摘了一些蓮葉回去。
回來的路上,陳苗苗一直在糾結做什麼魚。思來想去,她最終拍板決定,來一道宋嫂魚羹吧。
這道菜倒不是十分麻煩,隻是要先蒸魚,隨後用火腿、香菇、和筍等同煮,調味勾芡就得了。這道菜口感鮮滑,廣受喜愛,在傳說中,這可是連皇帝都稱讚的味道。隻是不知道,黃老爺子今日晌午會不會出來吃飯?
就在陳苗苗搗鼓魚的時候,她期盼了許久的黃老爺子已到了書院。山長親自領了許多夫子來到門口迎接,一見到就立刻上去見禮。
黃老爺子被江楚扶下馬車,對山長回了一禮。互相引薦之後,山長本意是要請黃老爺子先去休息,黃老爺子卻是精神滿滿,想要先逛逛書院。
眾人在正門寒暄時,寢舍這邊,鄭立詢剛走進寢舍門,就瞧見一個大約十歲出頭的孩童正背著一個書箱,身後跟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在和管住處的夫子說話。
鄭立詢看了好幾眼,才確定來求學的是那位孩童,少年應當是他的書童。這場麵有些不常見,一般人挑書童,大約都是同齡人或者年歲相差不大的,這種搭配,倒像是哪家的少爺和小廝。但是鄭立詢看他們的穿著,也不華貴,不似來自於有錢人家。莫非,是族裏選出來的人?鄭立詢思索著往自己寢舍走。
這裏的寢舍是一個個小四合院樣式的,一座四合院裏有東西北三麵房子可以住,一麵房子分左右兩間,能容納兩位學子。鄭立詢來得早,挑了最西喜歡的北麵靠左那間。其餘五間如今已住了三間,唯獨西邊的房舍暫時沒人。
鄭立詢剛回到屋裏,右間的趙時休就上門來:“你聽說了嗎?黃老爺子來了,山長親自去門口迎的,他們還要逛書院呢。他們肯定要去園子,我們也去園子瞧瞧去吧!”
“真的?”鄭立詢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書卷,站起身欲走,又拉住趙時休,“你幫我看看,我衣裳頭冠可妥當?不行,這衣裳袖口染了墨,我得更衣去。”
趙時休聞言也低頭一瞧,飛快地跑出去:“我也去更衣。”
兩人手忙腳亂地更衣完,又互相檢查了一番,這才並肩出了門。兩人對視一眼,心有靈犀地加快步伐,卻在瞧見大門處進來的人時,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隻見管住處的夫子領著方才那位孩童走了進來,瞧見兩人,笑道:“這位是新來的學子,今日開始,就與你們同住了,你們帶他熟悉熟悉吧。”
孩童走上前來,深深地揖了一禮,稚嫩的臉上掛著淺笑,“在下來自洛城,姓陳,單名岩,字容與,見過兩位師兄!”
在夫子的微笑中,兩人微笑著上前去,道了名姓來曆,又一一介紹了這舍中的情形,還主動地領著他去瞧了剩下的兩間房。見三人相處得如此融洽,夫子也麵露笑容,叮囑他們好好相處,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