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6章 便橋赴會(1 / 2)

頡利可汗聽罷,並沒有如裴玄機預想般發怒,反而冷冷地沉聲道:“這並非狂言,北境補給線已被魏雄重兵把守,而且函穀關外已封,北線五路補給僅剩下地勢險要的賀蘭山道,目前也岌岌可危,此消息前線密探已經證實。我們必須要再作布置,否則說不定他的話馬上就會成為事實。”

裴玄機心中暗忖頡利可汗對情況的了解。他原本的進攻計劃是先由豹族一萬精銳先鋒直取五路軍資補給樞紐涇陽,以此給前線大軍奪取一塊補給物資的中轉之地,也為大軍遭遇不測之時作回撤緩衝之用。可領軍的俟斤阿史德烏沒叕首戰失利,不僅沒有拿下城池,還被尉遲敬德斬了先鋒官和一千餘精銳將士,徹底打亂了他的布局。

二十多萬人耗糧極多,現在儲備的糧草隻夠數天之用。

裴玄機繼續道:“昨夜從長安城內傳來消息,李世民準備今日隻帶幾名隨從,來與我二十萬大軍對陣於便橋之上。”

頡利可汗不怒反笑道:“兔崽子!有膽量!我倒要看看他帶什麼神仙來破我二十萬大軍。”

立在一旁一直垂首不語的副將慕容狄,突然皺眉道:“秦王李世民十八歲便隨父親李淵征戰四野,深諳兵法謀略,更是有勇有謀,不應是如此草率魯莽之輩,其中定然有詐。”

“微臣認為,李世民此舉或是聲東擊西的緩兵之計。據守北境的北陽王魏雄麾下將士不過十萬,且遍布黃河以北十三城。我軍五路補給線,每路將士均過萬餘,就算他魏雄調集各城守軍來阻截,其餘部斷然不能馳援長安之危。不過倘若唐軍在渭水之北的幽州建立據點,確可截斷我軍水路物資和人員補給。”

頡利可汗點頭道:“慕容將軍之言不無道理。可今日我軍實力幾倍於他,哪容得他黃毛小兒愛怎樣便怎樣?朕倒要看看他如何個單刀赴會?”

裴玄機道:“若李世民明日真的單騎赴約,我們應如何應付?”

頡利可汗狠狠道:“如若答應我先前提出之條件,便姑且留他小命,倘若出言不遜,那我就要教他屍沉河底,血染這渭河河水!”

裴玄機心知頡利可汗已對長安城內這個不懂事的年輕皇帝大為惱怒,不過此時他卻不敢勸頡利可汗在三日限期之內趁機大舉進攻,否則以他突厥二十多萬縱橫北方的南征大軍,對不足五萬的唐朝軍隊正麵出擊,定可成碾壓之勢。

軍師裴玄機還想說話,驀地一陣急如驟雨的戰鼓聲從渭河南岸傳過來。

頡利可汗霍然起身大怒道:“欺我太甚也,黃毛小兒,朕念你新主初成,給你三日之期思量,你竟一心求死!朕今日便成全了你!”

說完便頂盔貫甲,領著諸將,縱馬來到渭河便橋之上。

隻見對岸旌旗陣陣,五麵分別繡著“雄鷹、猛虎、獵豹、雄獅、野狼”圖案的玄色大旗,隨風飄揚,隆隆的戰鼓如滔聲震天。

橋頭一騎白馬,昂首而立!李世民身披銀甲、頭戴銀盔,腳蹬戰靴,腰懸寶劍。麵如貫玉,一雙丹鳳眼、兩道臥蠶眉、相貌堂堂,一人獨馬立於便橋之上,威風凜凜。

橋尾處,五騎並排,從左至右分別是中書令房玄齡、兵部尚書杜如晦、申國公高士廉、宋國公蕭瑀、南陽王楚蕭。五人中隻有南陽王楚蕭身披戰甲,頭頂銀盔。腰間神兵“天狼”雖未出鞘,卻能從烏金劍鞘之中感受其無比的鋒芒與冷冽殺意!其餘四人均著文士儒相之服,淡然立於馬上,眼神凝住於對岸列列兵陣,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