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言這些年來溫和慣了,做什麼事情都會給別人留有麵子,不喜歡和別人硬碰硬,這雖然符合華夏人謙謙君子的形象,但是同時也放棄了太多太多的利益。
此時一聽李小剛的話,朱明言的心中甭提有多麼提起,直覺得自己的腰杆仿佛也硬起來了。
大聲說道:“等到明天簽訂協議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
李小剛擺擺手說道:“不!現在就跟他們講,讓他們馬上命令船隻出港。”
“為什麼?在協議沒簽訂之前,一切都還存在著變數……”朱明言不解的問道。
“正因為這變數太多,所以我才要他們馬上命令船隻出港。
一旦船開到了海上,再多的變數,他們也得乖乖的在協議上簽字,我這是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金卡路摔門而去,已經是歇斯底裏了,難保他會耍出什麼讓人琢磨不透的怪花招,所謂盲拳打死老師傅,我們不得不防啊!”李小剛說道。
朱明言點了點,道:“話是這樣沒錯,隻是我怕他們會不同意啊!”
李小剛微微一笑說道:“放心吧朱叔,他們現在比我們著急。
我給你打個比方,現在這些國家就好像是在無垠的大海上隨波逐流的小船,他們的給養已經消耗一空,正在餓著肚子,在這個時候,他們最迫切的就是能盡早的見到陸地,現在對他們來說,這糧食就是陸地!”
朱明言皺眉說了一聲“有道理!”隨後急匆匆的去找各國代表商量去了。
果然不出李小剛所料,起初七國是如朱明言所料想的那樣,借機壓價,結果朱明言的態度猛的變的強硬起來,按照李小剛的說辭一說,七國頓時軟了下來,不但答應出船,而且一個小時內,幾千艘運輸船從各國的碼頭紛紛起錨出港,向著華夏的方向,成群結隊的以最快的速度航行。
而幾乎是與此同時,從華夏運出的第一批糧食也已經離港向著中東進發。
這樣,在華夏運糧船抵達中東的同時,各國的船隊也將抵達華夏海岸,如此一來一往,將耗費的時間從半個月減少到一個星期,先批運來的糧食加上此時還被以國圍困在海上的糧食,支持中東一個星期的糧食需求還是足夠的。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中東的這場糧食危機算是被化解了。
第二天上午十點,李小剛和七國代表以及來自伊國和伊朗的代表,在伊國的國會大廳正式舉行了簽字儀式。
在莊嚴的氣氛中,李小剛在一堆事先起草好的文件裏一陣奮筆疾書,端端正正的簽署上自己的名字。
那一刻,李小剛的感覺出奇的好,莊重,自豪,驕傲,榮耀……一個來自華夏的農民,坐在這裏被九個國家的外交官簇擁,那種感覺不僅僅是自己的腰杆挺直了,仿佛是整個華夏巨人的遙感挺直了。
世界各國無數的政治,經濟評論家開始瘋狂的在電視上,報紙上,著作上大肆評論這次華夏和整個中東所完成的交易。紛紛給於了最高的評價。
中東各國獲得的最大好處無疑是從一場很可能席卷的饑荒中的成功脫身,這好處固然是很大,但是在各評論家的眼裏,這比起華夏從中攫取的利益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經濟上,一美元的出售價比起華夏在國內一塊五的收購家來說,以現在的彙率,這就意味著百分之四百的利潤。刨除運費和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純利潤將在三倍以上。如此巨大的彙報率,堪比毒品和軍火。
華夏官府的投資迎來豐厚無比的回報,這意味著,華夏在教育,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甚至是軍事上都將獲得充足而雄厚的財政預算,本來財政狀況就很好的華夏官府,此時更是出現了財政巨額盈餘的,讓那些個正在經受著財政赤字折磨的西方官府羨慕嫉妒的抓狂的財政賬目。
許多網友甚至公推華夏官府為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最會賺錢的官府。華夏從這次交易中獲得的經濟利益,固然讓經濟學家抓狂,然而華夏從中獲得的政治利益,更是讓許多外國政治學家鬱悶不已。
在這次中東的糧食危機中,華夏無疑是扮演了一個救世主的形象。在所有接受了華夏糧食的國家中,華夏的形象變的出奇的崇高和偉大。
不少國家和華夏的外交等級一舉發展成了戰略同盟,甚至是一級親密,攻守聯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