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火匣子(一)(1 / 2)

老街深巷,朱紅門漆,院內小樓二重,中庭一潭清池水,蓮開並蒂,圓葉輕浮,葉下紅魚幾尾,悠哉遊哉。

一名小童帶著男子穿過遊廊,來到了正廳。

“請您稍等,我先去請我家主人。”小童約莫七八歲的樣子,說話做事卻很老派。

男人點了點頭,看著他從一側的木梯上了樓,樓上隱約傳來女人清如鳴佩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一名身著綠色旗袍,頭戴紅玉簪的女人身姿婀娜地走了下來,小童跟在她身後,手裏捧著一本古舊的書。

“您好,讓您久等了,聽小童說,您想跟我做交易?”女子笑意盈盈地請他入座,抬了抬手,小童將古書置於茶案之上,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

男人局促地坐下,神情有些緊張:“您好,我也是從一個朋友那裏聽說的,不太確定,如果打擾了小姐——”

女人眨了眨眼,笑著打斷他:“喚我翡音即可,先生姓什麼?”

“我姓李,我叫李振。”男人回答。

“先生放鬆,不必如此拘禮。”翡音勸慰地看著他,“我已讓小童去燒熱茶,等先生喝點茶水潤潤喉,再聽先生講故事。”

“哦,好、好的,謝謝翡音小姐。”李振微微放鬆,身體往後靠了靠,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

兩人剛說完話,小童就端著茶盤走了進來,給二人奉上熱茶,收了茶盤,靜靜地站在翡音身後。

勾勒了青花的茶碗裏,茶葉狀如雀舌,色澤嫩綠,一股茶香隨著熱氣的蒸騰,飄入鼻中,頓時讓人神清氣爽,精神一振。

李振迫不及待地喝了兩口,略微發燙的茶水流入肺腑,反而察覺到一片清涼,暑意頓消。

翡音端起茶碗,捏起碗蓋撇了撇浮沫,輕啜了兩口,見李振快要喝完,也放了下來,溫和地詢問到:“李先生找我,可是有什麼新奇故事?又想用故事換取什麼呢?”

李振形容憔悴,雙手緊緊交握著,似乎想起了什麼不美妙的記憶,語氣沉重:“不知道翡音小姐有沒有聽說過火匣子?”

翡音微微睜大雙眼,頗感興趣:“火匣子,那是何物?”

李振苦笑一聲:“火匣子是我們西南方某些山區的叫法,別處不多見,其實就是裝著嬰孩屍骨的小木盒。”

“故事得從去年中秋說起,那一天,我跟堂兄弟一起回了李家村……”

李振的老家在落後的山區,名叫李家村。

李家村地處深山,交通很不方便,以前要回村,他們得從城裏坐兩個小時大巴車到鎮上,又坐四十分鍾的小客車到山腳下,最後還得走上三四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所以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很少回去。

後來家鄉修建了高速公路,水泥路又鋪到了老家門口,再加上老家山清水秀的,大家都很樂意回去玩一玩,爬爬山、避避暑什麼的。

李振平時很少回去,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回村子裏看看老人,走走親戚。去年中秋節,他跟幾個堂兄弟一起,開車回老家。

山路陡峭,車開到一半的時候,輪胎打滑,陷進了公路裏側的泥潭裏,兄弟幾個下去推車。

輪子陷得深,他們費了半天勁兒都沒抬起來,坐在路邊休息。

“唉,你們快看,那是什麼?”堂弟李陽從小就在城裏長大,甫一進山,看什麼都新鮮,此時就指著對麵山上的一處石崖發出了疑問。

年紀稍長的堂兄李平,一直在村子裏讀完了小學才被父母接進城裏,因此對這幾片山還算了解,他望了一眼道:“那是以前的人住過的山洞,外麵還砌了好高的泥牆呢。我小時候跟著我爸砍柴,就在那兒歇過腳,地上全是地牛兒鑽的洞,我掏了一下午都沒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