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十……按你的算法,換算下來就是十個億,你可真是大手筆啊。是什麼原因,讓你把報酬提高了十倍?”
“你也是生意人,肯定知道,生意人一般都喜歡悶聲發大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聯合調查小組對我們青雲傳媒做了很久的調查了,對我們產生了很嚴重的影響。隻要能讓我們恢複以往的狀態,我們願意多花點錢。”
“你是不想挨罰款吧?”
陳揚知道,竇海濤是不可能說出實情的,就算說也不會直白的說出來。
幸虧他幾天之前跟劉文忠溝通過,對青雲傳媒的現狀有一定的了解。
按照劉文忠的說法,等調查結束,青雲傳媒需要補交的稅款和罰款,或許將超過三十個億,將會一下子把青雲傳媒榨幹。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是能花十個億把這件事擺平,就等於是省下了二十個億!
更重要的是,給的這十個億,是給股份的形式支付的,一分錢的現金都不用出。雖然所有股東的利益也都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但損失比較小,而且能保住青雲傳媒。隻要好好發展,早晚會把這點損失賺回來。
以青雲傳媒現在的狀況來看,促成和陳揚的合作,是最佳的應對方式。
但凡還有別的解決途徑,竇海濤都不可能找陳揚合作。
畢竟,陳揚可是整個青雲傳媒的仇人。
這也應驗了那句老話: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仇人,隻有永恒的利益。
對於陳揚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分錢不用出,隻需要動動嘴皮子,就能獲得青雲傳媒百分之十的股份。盡管以青雲傳媒現在的估值來說,這點股份的價值絕逼不到十個億,依然是一筆不菲的資產。
換了一般人,多半已經動心了,都開始和竇海濤討價還價了。
估摸著,要是講價的話,把報酬提升一倍都有可能。
但陳揚不是一般人,而是個有原則、有底線的生意人。
就在陳揚打算回絕竇海濤的時候,手機忽然響了,是龐組長打來了電話。他猶豫了一下,才接了起來:“喂,我是陳揚……”
電話那頭龐組長的聲音很興奮:“陳總,你說對了,馮曉曼當真是受人指使的。我通過審訊和其他手段,已經查明了,暗中指使馮曉曼製造了爆炸案的人,就是青雲傳媒的總經理竇海濤!我早該想到的,竇海濤除了恨你,肯定也記恨著王審判長,也就有對王審判長下手的動機……”
陳揚在得知幕後主使是竇海濤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往竇海濤那邊看了一眼。為了不打草驚蛇,便迅速調整好情緒,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隨口應道:“我知道了……我在和青雲傳媒的總經理談生意呢,等我談完了再聊。”
說完,陳揚就掛了電話。
隻要龐組長認真聽了他剛說的話,肯定能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龐組長已經知道幕後主使是竇海濤了,下一步就該抓人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正跟他在一塊兒的竇海濤。想著龐組長申請逮捕令需要時間,他決定,盡量多的為龐組長拖延時間,爭取今天就把竇海濤給拿下。
他分析到這一點,就裝出了有些心動的樣子,對竇海濤說道:“你說的沒錯,我是個生意人,也喜歡錢,喜歡賺錢。但你好像對我做過調查,那你應該知道,區區百分之十的股份,根本不足以勾起我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