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正文卷第九節在路上牛在惡劣的道路上通過性和載荷要比人強太多了。牛隻足夠的話,移民就不用隨身背負太多的物資,可以輕裝上路。如果能通行牛車的話,婦孺老幼也可以安全的完成行程。
關山躍說,
第二天關山躍就去找魏八尺,問他借牛。魏八尺倒也爽快,說他買這些牛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當馱載隊――這裏幾乎沒有道路可言,轉運物資全靠這些馱牛。
關山躍笑道,
魏八尺搖頭道,
一番絮叨之後,關山躍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馱運隊,趕牛的居然還是他的老相識,是他在屯昌地區駐軍的時候認識的當地黎民。
海南島的黎族在山區多蓄養牛隻,向漢區大量輸出。養牛的人很多,沒想到他居然給元老院來養牛了。還取了一個叫韋輝。
韋輝帶著十幾個本寨弟兄是在這次發動機行動前被招募的。當時從海南的黎人和苗人中招募了許多人,目的就是為了應對台灣的開發。長期在亞熱帶山區生活的黎苗族人對台灣氣候水土的適應性要更好一些。
不過這些人大多是被充實進了黎苗山地連,沒想到還有招募來專門養牛的。
既然有了熟人事情就更好辦了,關山躍很快就協調好了需要的牛隻和牛夫,又去協調了船隻運輸的安排。
回到營地已經是八點了,移民們都已經休息了,航渡和今天卸船的勞累使得他們十分疲憊,整個營地裏鼾聲此起彼伏,簡直和打雷差不多。
他回到作為指揮部的帳篷裏,李東田倒在行軍床上,同樣是鼾聲大作――這才八點,你就睡成這樣了。關山躍暗暗吐槽,開始做文書工作。
在三號宿營地休整三天之後,移民隊正式出發。鹽溪作為一條能夠通航河流,大大減輕了高雄的交通壓力。這次行軍關山躍決定最大限度的利用鹽溪的通航能力。
目前的高雄市實際被分為三個部分。設在旗津半島上的哨船頭;打狗山以西,鹽溪以東的鹽埕以及北麵的三塊厝。
三塊厝這個地方,最早也曾經被列入過農墾旅團的考慮範圍,但是葉雨茗親自探訪過此地之後認為此地的土地貧瘠,作為農業用地較為勉強,作為磚瓦廠或者日後用來修建發電廠之類倒是較為合適。
登陸之後,魏八尺在三塊厝也設立了一座營寨,設立了磚瓦窯和鋸木場,專門為高雄市供應建築材料。
關山躍的輸送計劃就是將三塊厝設為前進基地,所有移民和物資、牲畜,全部通過船隻河運到三塊厝。然後再擇日從三塊厝出發。
從三塊厝往西走還有一段鹽溪的河道可以通航,關山躍決定船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一直到不能走為止再登岸行軍。
行軍分為三個波次,由青壯男丁和馱運隊的建材、糧食組成第一波,作用是打前站,連走邊整修道路,到了農場所在地開始房屋建設。第二波是大部分物資。第三波是婦孺老幼和隨身行李。病人和老幼由牛車運送。….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周時間。因為馱運隊需要往返,還要給牛隻以充分的休息時間。同時,他還得做好應戰的準備。目前的高雄依然是危機四伏的狀態之下。
危險並不來自近在遲尺的荷蘭人,他們人數有限,關鍵的是還眼巴巴的要和澳洲人做生意。對農墾旅團來說,最大的危險是本地的土著。
高山族,是關山躍從小受到的教育中對台灣原住民的稱呼。實際上,高山族包括有平埔人、布農人、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鄒人、阿美人、賽夏人等十多個族群。
在台南平原一帶活動的屬於平埔人――顧名思義,他們生活在平原上,而不是山區。盡管平埔人和山區的原住民部族都來自南島地區,但是他們並不獵頭。
雖然不獵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和他們更容易相處,之前海天號遇到的襲擊,即來自平埔人中的搭加裏揚社。社名最早出自荷蘭人的文獻,,按荷蘭語發音,更貼近塔卡雷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