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這些事情之後阿瑪、大貝勒代善、蒙古爾泰之間出現了一些微妙的間隙。大家心中你知我知,就是不捅破這層牆紙。阿敏貝勒性格強硬,每每總是橫衝直撞,常常也會得罪其他幾位貝勒。而我卻不在乎他的魯莽,我知道越是這樣的人,越容易掌控。在阿瑪生命快到極限之時,把兩個旗的兵力給了阿巴亥的兩個兒子,我知道這是為了保護他們母子。他對阿巴亥還是很有感情的。但是他竟沒有想到,這樣的保護反而害了阿巴亥。此時阿巴亥的兩個兒子,多鐸和多爾袞都還年幼,子幼母壯。母親便可能一手操縱兩個旗的兵力。而此刻蒙古爾泰和阿敏都力薦推舉我為汗王,代善因為曾經因為阿巴亥而遭到阿瑪的責罰,為了避人耳目,因此更不敢再偏向阿巴亥母子,也讚同我登汗位。可我一旦登上汗王之位就有可能跟這個擁有兩個旗兵力的女人發生意見衝突。在我眼裏阿巴亥是一個心智成熟,且足智多謀的女子,且她有著高貴的地位,如今又有兵權在握,實在是不可小覷。我說:我不同意自己登汗位。既然阿瑪有意於阿巴亥母子,不如把汗位讓給他們。這時候阿敏他們可不依,甚至想出要除去阿巴亥,以絕後患。阿敏為何要這樣做呢,起因也是因為他曾經多次得罪過阿巴亥的哥哥們,所以怕阿巴亥得了重權便要對他實施報複。眾人聽了這個意見都默不作聲,最後居然不約而同的同意了這個“除母保子”的方案。
不久我登上了汗位,然而阿瑪留給我的是一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家業。我一心想重整河山,建國安民。我小心翼翼地踏上汗王這條路。我身邊雖然有著一眾王公大臣,親王貝勒,其中也有不少能幹、足智多謀的人。如薩哈廉、嶽托、代善、蒙古爾泰、阿敏……他們為我大清之大業做出了貢獻,有的獻出了生命,當然還有一些成為宮廷鬥爭的犧牲品,如德格類、阿敏。當然我對他們的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當時的時局並不是全在我的控製之中,就如阿巴亥的死,不能不說這事與我無關,但是皇親、臣子之間的爭權鬥智從來都是沒有停止過的。
作為我們這些帝王之家的孩子,誰也避免不了宮廷爭鬥,我從小耳濡目染,便從中得到了很多經驗和智慧,也許正是因為我從小失去了額娘,也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因此便開始提早進入了這場角逐之中。事事都考慮再三、思在前,行在後。決定之後便立即實施,從不拖延。這是我的做事風格。慢慢我擴張我的權利,放大我的夢想。我打敗了林丹汗,統治了整個蒙古草原,我鬥敗了大明,使那個一度驕傲的國度也不得不向我八旗軍低頭。我想我將來到了地下能夠向我的阿瑪交差了,他會對我說什麼呢?恐怕他對我的所作所為還是不滿意的,他會摸著我的頭說:孩子,天有多遠,地有多寬。你的智慧就像天地一樣寬大高遠,隻是你的癡情也跟你的智慧一樣綿遠,因為你心中的癡愛,會使你失去了很多本該屬於你的東西。
太祖一向對我循循善誘,也許他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和命運了吧……
當我見到她的第一刻時,我有一種隱約的預感,預感她和我之間注定是一場擦肩而過的命運。然而讓我無法忘記的是她深邃烏黑的眼眸,散發著玲瓏剔透的心思、似在訴說著什麼,又似在隱藏著什麼。就那一眼,已經讓人無法忘懷!
我無法將她忘懷,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在她未曾進宮朝賀之前,我們之間曾經有一段婚約,雖然這婚約還隻是在初步的商議,還未真正做出決定之際。但是當時我聽到,科爾沁有一位蕙質蘭心的格格要許配於我,隻是那位格格身子不太好,所以婚期未定。隻是科爾沁貝勒寨桑有意將格格嫁入大金,許給大貝勒代善家的兒子。
這件事情對我而言不算什麼很特別的事情,當時大金和科爾沁已經定下了很多親事,也促成了許多良緣。這是當初金國對外策略的第一步——籠絡一部分蒙古部落。之後老漢王努爾哈赤病逝,聽說這位蒙古格格也會前來吊喪。平時深居簡出的她第一次映入了我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