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百科【008】(1 / 1)

上一次講了明太祖定都南京。到了第三代明成祖(十三陵長陵埋的那個皇帝)時,把朝廷搬到北京來了。這件事情在曆史上有什麼意義?他當時為什麼非遷都不可?

前麵講到,明太祖的軍隊打到北京以後,元順帝跑掉了,元朝失去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盡管如此,元順帝的軍事力量、政治機構都還存在。因此,他經常派遣軍隊往南打,要收複失地。他認為這個地方是他的,他們已經統治了八九十年。而當時明朝的都城是在南京。為了抵抗蒙古的進攻,明太祖隻好把他的許多兒子封在長城一線作塞王。可是現在情況變了,明成祖自己跑到南京去了;此外,原來封在熱河的親王叫寧王,寧王部下有大量蒙古騎兵。明成祖南下爭奪帝位之前,先到熱河,見到寧王就綁票,把寧王部下的蒙古騎兵都帶過來了。他利用這些蒙古騎兵作為自己的軍事主力,向南進攻取得了勝利。從此之後,他就不放寧王回熱河,而把他封到江西去。這樣一來,在長城以北原來可以抵抗蒙古軍進攻的力量便沒有了。原來他自己在北京,現在自己到了南京,因而就削弱了明太祖時代防禦蒙古軍進攻的力量,防禦線有了缺口,頂不住了。因此,他不能不自己跑到北京來指揮軍隊,部署防禦戰。因為他自己經常在北京,當然政府裏的許多官員也都跟來北京,北京慢慢變成了政治中心。於是他開始修建北京,擴建北京城,大體上是根據元朝的都城來改建的。元朝時北京南邊的城牆在哪裏呢?在現在的東西長安街。明朝就更往南了,東西長安街以南這個地區是明朝發展起來的。德勝門外五裏的土城是元朝的北城,明朝往南縮了五裏。明成祖營建北京是有個通盤安排的,他吸取了過去多少朝代的經驗。所以街道很整齊,幾條幹線、支線把整個市區劃成許多四四方方的小塊。有比較完整的下水道係統,有許多中心建築。從明成祖到北京以後、前後三十多年,重新把北京建成了。和這個時期的世界其他各國比較,北京是當時世界各國首都中建築比較合理、有規劃的、最先進的城市。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首都比得上它。有人問:北京還有外城,外城是什麼時候建築的?外城的修建比較晚,是在公元1550年蒙古軍包圍北京的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衛首都才修建的。但是因為這個工程太大,隻修好了南邊這一部分,其他部分就沒有修了。至於現在的故宮、天壇那些主要建築,也都是在那個時代打下的基礎。應該說明,現在的故宮並不是原來的故宮,認為明成祖修的宮殿一直原封未動地保留到現在是錯誤的。故1ff8宮曾經經過多次的擴建和改修。過去三大殿經常起火,燒掉了再修。起火原因很簡單,就是太監放火。宮廷裏有許多黑暗的事情,太監偷東西,偷到不可開交的時候,事情包不住了,就放火一燒了事。燒掉了再修,反正是老百姓出錢。明清兩代宮廷裏經常鬧火災就是這個道理。故宮的整個建築麵積有十七萬平方米左右,光修故宮就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我們人民大會堂的建築麵積是十七萬四千多平方米,比整個故宮的有效麵積還大。明朝修了二十年,我們隻修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比較是很有意思的。由於從明成祖一直到明英宗連續地營建北京,政治中心就由南京轉到北京來了,北京成為國都了。

以北京作為一個政治、軍事的中心,就近指揮長城一線的軍事防禦,抵抗蒙古族的軍事進攻,保證國家的統一,從這一點來說,明成祖遷都北京是正確的。如果他不采取這個措施的話,曆史情況將會怎樣,就很難說了。

即使明成祖遷都北京,並集中了大量的軍隊在這裏,但在明朝曆史上還是發生了兩次嚴重的軍事危機。一次是在公元1449年,一次是在1550年,中間隻相隔一百零一年。

第一次危機叫“土木之役”。土木是什麼意思呢?在今天官廳水庫旁邊的懷來縣,有一個地方叫土木堡。當時蒙古有一個部族叫瓦剌,它的領袖叫也先。也先帶兵來打明朝,他的軍事力量很強大,從幾方麵進攻,一方進攻遼東,一方攻打山西大同。那時明朝的皇帝英宗是個年輕人,完全沒有軍事知識,他相信太監王振。王振也是完全沒有軍事知識的。王振勸他自己帶兵去抵抗,他就糊裏糊塗帶了五十萬大軍往當時正被瓦剌部隊包圍的大同跑。還沒有到那裏,大同的鎮守太監郭敬就派人來向皇帝報告,說那裏情況很嚴重,不能去。於是就班師回朝。王振是河北蔚縣人。他想要英宗帶著五十萬人軍到他家鄉去玩玩,顯顯自己的威風。剛出發,他又一想,五十萬大軍所過之處,莊稼不就全踩完了!對自己的利益有損害,又不願去了。這樣來回一折騰,走到土木堡那個地方,敵人就追上來了。當時正確的辦法應該是進人懷來城內堅守。下麵的將軍也要求進城。王振不幹,命令部隊就地紮營。但是這個地方附近沒有水源,不宜於堅守。結果五十萬大軍一下子被敵人全部包圍了,造成了必敗的形勢。在這個高地上待了兩天,五十萬人沒吃沒喝。到第三天他讓部隊改變營地。部隊一改變營地,敵人就趁機衝鋒。結果全軍覆沒,皇帝被俘虜了,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造成了很嚴重的軍事危機。這是曆史上最不光彩、最丟人的一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