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都是飽讀詩書之輩!
而剛剛開口說話的正是孫承平,他望向台上的李青,眼神卻並不是那麼友善。
直到這時候在場的讀書人們方才想起來,早在李青宣布要開壇講學時,便有離國大儒要與其辯論的消息傳出。
很顯然孫承平等人就是為此而來!
李青聽出了對方言語間那淡淡的譏諷之意,但他也並不生氣,而是平靜說道:“有何諷刺,讀書本來就是為了自己。”
“不論是寒門子弟還是出身不凡,若踏上讀書這條道路,那就是為了己身而讀。”
“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讀書人,就算心懷大誌,也無法施展抱負;讀書唯有先為自己而讀,腳踏實地獲得出頭之機,方能一飛衝天,完成那修身齊家治國的宏偉理想。”
“即便是我,一開始讀書也是為了考取功名;後麵讀的書多了、明悟的道理多了,才將學到的道理和知識去踐行和實現。”
“為自己讀書,有何錯?”
李青的回答擲地有聲,沒有絲毫遲疑。
所謂一開始讀書就為了實現什麼遠大抱負的,都是在誇誇其談;絕大部分人讀書的理由都很簡單,就是出人頭地而已。
在場的不少讀書人聞言,都有些尷尬和羞愧地低下了頭,因為李青這番話說到他們心中去了。
正如李青所說的那般,哪裏有人一開始就是懷揣著那麼大的目標而去的。
讀書其實都是為了自己而讀。
“那李教主這麼說,自古以來的賢人,包括孔聖那樣的聖人,也都是為自己而讀書的自私之輩?”
孫承平冷笑一聲,朝李青反問道。
這頂大帽子直接就扣在了李青頭上。
直接扯著孔聖來反駁李青!
“一開始是這樣的。”
誰曾想李青居然點頭承認了,說道:“人性本惡,人自出生起便沒有善惡、道德、禮儀、仁義的觀念。”
“這些觀念都是通過後天的學習教育才知曉並且得以區分的;所以從沒有什麼天生的聖賢,都是通過後天的學習才成就。”
“即便是孔聖、朱聖那樣的聖人,性格也並非從出生起性格都是完美的,都或多或少有不足。”
“若非如此,他們又怎會需要後天學習?正是因為通過學習和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才能擁有遠大抱負。”
李青語不驚人死不休。
此言一出,包括孫承平等一眾大儒在內,全場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人性……本惡?”
懷寧公主聽到這個前所未有的說法,整個人都懵了,瞪大了一雙美眸。
自古以來便是宣揚人性本善的理論,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
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也是人為什麼會有人作惡的原因。
但這是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可現在李青卻獨樹一幟,提出了人性本惡的理論,這完全是離經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