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明明是個康樂王,而且還是開國以來唯一一個異姓王。多風光呀,老爺夫人和老太君為什麼不叫王爺和王妃呢?”

“若是你娘拿了那條街裏地段最好的鋪子,她不止賣著現在的麵而是這街上所有的吃食,你覺得你娘這鋪子還能開多久呢?”

“嗯,那樣應該會賺很多錢吧。”

“你也不會遇見我了。”

“那還是沒有如果吧。”

後知後覺地秋收才反應過來公子還沒有解釋她的疑問,“公子,你還沒有回答我呢?”

茶至,對此二瘦弱不曾的背影歎曰:“老姐姐,吾與你同愁。”

同一片天空,同一片憂愁。

“一會兒,清盈小姐要來,公子你說要做好吃的,是什麼好吃的?能不能先跟小人說說?”

“秋收,人不能對自己有錯誤的認知,你不小,小人它承受不起。”

“再說,你這大嘴巴還不嚷嚷的全院都知道了,還有什麼趣味可言。”

神清氣爽地餘老爺從眉姨娘院裏走出,慢慢踱步回了書房,快到時讓小廝去通知各個院裏的孩子們,“對了,派個穩重的去二弟那邊將兩位侄兒請來。”

不曾分家,二弟又遠在邊疆,兩位嫡兒留在府裏,自要一視同仁,吃住精細不過基本,這該有的考究也不能少了,方顯餘氏王府的雍容貴氣。

餘清纓趕來時發現哥哥早早就來了,陸陸續續,基本上餘家的孩子有在學堂上課的都來了,她記得上輩子也有這麼一幕。

大哥與二哥鬥的難解難分,最後二哥惜敗,此後二人便水火不容了。

她得阻止這件事的發生,以免二人關係的惡化。

進去之後沒什麼變化,就是多了唐先生慈祥的麵龐,以及關愛的眼神。

是毫無變化的上下句問答沒錯了,剛開始大家都能答得出來,聲音雖然參差不齊,但也是正確的。

後麵便稀疏了些,餘三看著對答如流的餘大,握緊了拳頭,想起了姨娘昨天悲傷,這一切都是餘大家的造成的。

後來便隻剩四個人了,餘清嘉和餘清纓二人,餘清河與餘後流二人。

餘清河有些吃力,他的思路已經明顯跟不上其他三人了。

“餘二,爭氣點。”餘三忍不住代入真情實感。

“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餘後流看了一眼餘三,明眸輕蔑,朱唇輕啟。

有的人像一把劍,一出鞘,便帶著鋒芒。

眉姨娘不過是用了些手段罷了,秦姨娘卻是頗有城府。想算在他頭上,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兄弟之間突然氣氛緊張了起來,麵露慌色。

下一句餘清嘉突然就答不上來了,餘清纓也已是在勉力支撐,沒了哥哥,她心神卸了大半,很快便隻剩一個餘後流。

餘清纓知道下一句大哥便答不上來了。

“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

“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餘後流輕鬆答出。

餘清纓震驚,明明之前不行現在卻可以,也可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一番對答如流,哦,原來是自己膚淺了。

“甚好甚好啊。”餘老爺高興極了,眉姨娘不僅長得好,生的孩子還聰明,真是深得他心啊。

“你已自學至了中庸,不錯。”唐茶看著這個孩子,年紀甚小,看著卻已通世事。

“幸得先生教導,”餘後流彎腰作揖,想要瘋狂壓抑住嘴角揚起的笑容。

不枉他暴露實力得到偶像的讚美,要矜持,偶像在素文裏說了不想看到太瘋狂的粉絲,他不能暴露。

直起身來,便能感受到每人對他投來或明或暗的目光。

或怒,或欽佩,或愕然,或冒火。

“有一平民父老年邁,攢畢生積蓄,育兩子。大兒子一成婚數十年,二兒子剛準備找媳婦。老父思慮再三決定分家。你們若是老父,該作何打算?”

“自然是平分。”餘清盈脫口而出,甚至不太明白這題的意義,又無嫡庶之分既是兩個二兒子平分便是。

“大的都那麼大了,小的才剛是成家立業的時候花銷自然大些,小的分多些。”雖然餘三覺得清盈說的挺對,但事情應該沒那麼簡單。

“若是成婚數十年還未分家,小兒子才是成家立業之時,公中怕是大兒子賺的錢多,若如此,大兒子該多些。”餘清河有些不同意。

“可小兒子與一富戶之女相悅,需老父全部積蓄才可娶其心悅之人。對方承諾,隻要肯出婚後如數奉還。”唐茶看底下略有爭論,繼續補充道。

“大兒子都有妻子了,是不是應該讓讓弟弟,反正會還。”餘六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