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家務助理阿珍好奇地反問:“你說她是誰?”
見習記者,卜求真回答:“五十年代最著名的電影女演員李莉莉。”
阿珍搖搖頭,“沒聽說過。”
求真笑,“那時你還沒有出生,而且一直在內地生活,自然不認識她。”
阿珍搖搖頭,“她不似一個電影明星。”
求真心中暗暗歎口氣,許多人忘記,明星也是人。
阿珍把她所知道的告訴記者:“每天下午三時至六時我到她家收拾清潔,這份工作一年前由雇情介紹所交給我,她是一個樸素可親的中年婦女,獨身,沉默,從來沒有親友上門。”
求真問阿珍:“全無異樣?”
阿珍抬頭想一想,“她喜歡看錄影帶。”
求真笑了,她也喜歡,這是都會人最普通的消遣。
“但是她看來看去是同一套戲。”
“什麼戲?”
“我不知道,她天天躲在小小書房內翻複看該套錄影帶,有時我進去泡杯茶給她,在意到是套黑白舊片。”
“她天天看該套電影?”
“是,影片已經泛黃。”
“中年婦女一般嗜好是搓麻將。”
“她從來不打牌。”
求真問無可問,隻得站起來,“謝謝你。”
阿珍笑,“卜小姐,謝謝你的茶錢才真。”
回到編輯部,劉老總過來問:“警方有李莉莉的消息沒有?”
“還沒有”
老總捧著茶在求真對麵坐下來,“真怪,”他喃喃道:“真怪。”
求真問:“老總,你是看過她的影片的吧?”
老總點點頭,感暗地用非常文藝的腔調說:“她是我少年時代的一個夢。”
求真笑了。
“她有一套電影,當年我看過七次之多,簡直著了迷。”
求真的心一動,“片名叫什麼?”
“叫假戲真情。”
求真在心中念一遍,假戲真情,端是好戲名。“故事說些什麼?”求真問。“是一個破戲,劇本不知所雲,但因為李莉莉的緣故整部電影閃亮起來,李莉莉堪稱是明星中的明星。”
“她是你的夢中情人。”求真揶揄。
沒想到老總說:“少年時我枕著她的照片睡覺。
但是那樣一顆萬人迷的大明星,晚年卻十分寂寞。
劉老總說:“我還以為她息影後去了加拿大,沒想到原來一直隱居在本市。”
“而且,”求真說:“失了蹤。”
劉老總又問:“警方沒有消息?”
求真搖搖頭。
撇開李莉莉曾是大明星不提,本市不知有幾許中老年婦人失蹤,探放部人手有限,照說,老總不應派人手去追蹤這樣普通的一段新聞,但,老總已經講得很明白,那是他少年時的夢。
“求真,你去找這個人,他可能幫到你。”
“誰?”
“他叫小郭,是個私家偵探。”
求真仍覺小題不宜大做,但是年輕人有好奇心,反正是劉老總派下來的任務,她便找上小郭偵探社去。
一見麵就喜歡這位小郭先生。
求真欣賞他的專注。
“不,”他說:“我沒看到這段新聞,是誰最先發現她失蹤?”
求真答:“李莉莉的一個侄子。”
“請說下去。”
“他大約一個月去探訪姑母一次,這次電話沒人接,上門去按銘沒人開門,於是找來警察破門而人,發覺公寓收拾得十分幹淨,但是沒有人。”
“沒有暴竊痕蹤?”
“絕對沒有。”
“鍾點女工說些什麼?”
“她說一連三天都不見女主人,以為她出去了。”
“嗯,你有沒有進公寓去看過?”
“當然沒有。”求真揚起一條眉。
怎麼進得去?
“我們一起進去看看,也許會有幫助,明日下午你到偵探社來找我。”
嘩,神通廣大。
第二天,求真更加佩服郭大偵探。
他案頭擺著幾幀放大了的照片。
求真探頭過去,隻見照片上是一個鵝蛋臉的少女,烏溜溜、會笑的大眼睛,鼻子挺而直,櫻唇,是個標準美女。
“李莉莉?”難怪老總是她的戲迷。
小郭先生頷首,“照片攝於五一年。”
“啃,四十年曆史了。”
小郭先生說:“時光如流水,一去不複回。”
照片裏的少女李莉莉有股特別娟秀的韻味。
求真哺哺說:“一晃眼人就老了。”
“來,卜小姐,我們到她公寓去看看。”
“怎麼進得去?”
小郭先生在甘四小時之間仿佛辦妥許多事。
他們一齊出門,來到一個中級住宅區,這種私人屋郊外起碼有四五萬個住戶,小郭似識途老馬似換上其中一個單位,掏出鎖匙,開後大門。
求真膛目結舌。
“進來呀。”小郭說。
求真隻得跟小郭進內。
公寓裝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兩房一廳,一間是睡房,另一間便是女傭阿珍說的書房。
他們兩人四周圍看了一看,不約而同,走進書房去。
書房內隻得一張沙發與一部錄影機及電視機。
小郭檢查錄影機,取出一盒錄影帶,看一看標簽,說道:“假戲真情,有沒有印象?”
“這是李莉莉當年名作。”
“故事說什麼?”
“據雲是個破戲。”
小郭把錄影帶交給求真,“去錄一份大家看。”
“我們這樣做不違法吧?”
剛在這個時候,他們不約而同聽見大門外有聲音。
求真嚇一跳,是不是警察?
隻見小郭先生不慌不忙的去開了門,門外果然是個軍裝警察,求真一顆心幾乎要自口腔躍出。
小郭先生卻為求真介紹:“這是負責李莉莉失蹤案的柳探長,這位是真理報的女記者卜小姐。”
原來他們是認識的,求真籲出一口氣。
小郭先生笑著對求真說:“大門鎖是警方換上的,鎖匙也由警方借出,我很少違法。”
柳探長坐下說:“人民入境事務處沒有李莉莉的出境記錄。”
“看樣子她是真的失了蹤。”
“醫院,殮房,都沒直追樣的人?”
柳探長搖搖頭。
小郭先生想起來,“你有沒有看過這套戲假情真?”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情節太舊太荒謬了。”
“但當年是出名戲。”
“今日看來,早已褪色。”
“有沒有新發現?”
求真忍不住說:“屋內一幀女主人的照片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