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出時空門就是援助團大院,宿舍不算遠,幾步就走到了,地方也好辦,大家分一下宿舍,把東西收拾一下,至少著裝可以容入這個時代,大家就紛紛出門了,隻是老爺子沒能出門,他的病情重,身體正在調整,已經睡過去了,被安排到宿舍裏麵,其他人則由老梁主持,進行一個基本常識的學習,也就是大家圍座在一起,聊一下,然後去參觀了。
這時已經秋天,天氣涼了,也有點冷風吹了,走到李家鎮的街頭,可以感覺到周圍的氣氛不錯,可謂:新景新氣象,周冰怡跟著老梁一邊走,一邊說道,“我才離開沒多久,怎麼村子有不小的變化,好像人多了。”
老梁笑著說,“也沒多什麼,隻是秋收結束,大家把村裏整理了一下。”
“人口又增加了嗎?”周冰怡關心的問。
老梁講,“總數是增加了,但是安排到這個村裏沒幾個,我們建立分基地了。”
“這個不錯!”
這時周冰怡注意到走的方向,“我們去什麼地方嗎?”
“去煉鐵廠。”
周冰怡驚喜的問,“我們把土高爐弄起來了。”
老梁笑著說,“剛建好,還沒有投入使用。”
很快他們到了煉鐵廠,與想象的不一樣,這個高爐很簡單的樣子,直接說了:“太簡單了吧!”
這時張暢過來,一邊以手打個招呼,一邊說道,“夠用了,我們對鋼鐵的需求不高,先解決有與無,主要是還是培訓人員,能不能煉出合格的生鐵才是問題。”
周冰怡問道,“還不能合格嗎?”
張暢介紹道,“我們的目標是生產各種鋼材,那麼有好生鐵為前提,條件可不太好,能達到什麼水平不好說。”
這時向飛問道,“這麼大個爐子,一天能生產多少噸?”
張暢回答道,“設計按一天一噸半,如果再改進一下,一天3噸應沒問題。”
周冰怡不人滿意地說道,“太少了吧!”必須承認,鋼鐵工業起點好低,現代鋼鐵工業日產按萬噸來計劃產量都有點過時,一年幾億噸鋼鐵大國,突然發現日產僅噸級別的產量,真的看不上眼了。
張暢說道,“按現代標準少了,對我們卻夠用了,煤,鐵礦石都供應不上,也許要明年才能好辦一點。”
周冰怡依然不敢相信,“還不好辦嗎?”
老梁說道,“馬上冬天,取暖用煤就不是一個小數目。鐵礦石也不行,人工開采,運輸也不行,”
兔嘰不想多聽他的解說,隻是問道,“還沒有生產嗎?”
“爐體才建好,還沒有幹透,還要等一下。”
“還要幾天吧!”
煉鐵廠為眼下的首要項目,才會被優先參觀,現在大家都關注著,剛來的二位技術員也暫時被安排到這裏,機械部人員全來了。
當周冰怡與老梁離開時,隻是牙醫向飛與他們一起走,他要前往基地的醫院,其實就一個衛生所。
與其他地方不一樣,這個衛生所的要求真不低,等看到自己的牙科診室,這位牙醫即高興又無奈,“這個時空應是最好的,到是現代隻能算最差的。”
周冰怡說道,“這個條件不錯了,你可能不知道,我那邊的工作有多簡陋了,少抱怨幾句,研究開始工作吧。”
向飛一邊看著這個醫務所,一邊說道,“這裏好象很忙,剛才接待我們的那個誰,沒說幾句就被找走了。”
老梁則解說道,“他叫,楊林森,沒比你早幾天,他算改行了,如今在這裏當個醫生。”
向飛問道,“那麼院長是誰?我得向院長報道了。”
這時楊林森忙完回來了,聽到直接說,“李忠錦,本時空的人,老中醫了。不用找他,他去煤礦了,最快下午回來。”
向飛笑道,“知道了!那麼我們算同事了。”
楊林森又說道,“以後有什麼事情,你找我就行,我屬於打雜的,什麼事要參與,比院長知道的事情還多。”
“行!”
他們又聊了一下,也算把牙醫送到地方,他可以開始研究工作了。
周冰怡沒什麼事了,她把這次都安排差不多,隻有一個老爺子,那個等到醒來再說,這時隻能研究自己的事了。
老梁一邊走。一邊說道,“你好像沒什麼事情作了,要重新安排工作。”
周冰怡高興了,“通信網的工程完成了。”
老梁搖了一下頭,表示。“沒有,隻是人員被抽調走了,現在想上馬水庫工程,大部分人力去搞前期工程,修一條施工用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