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從民兵中抽調來的骨幹分子(1 / 2)

\u0014ã��W西北聯合實業公司僅從名稱上說,不是把修械所升級,而是一個綜合性的實業公司。軍械部隻是其中一個部分,經過一番重整之後,隻是能力有了提升,但是為修理廠,所需使用的零部件的完全依賴於李家鎮兵工廠供應,還屬於無庫存的狀態,月初製定計劃,按需訂貨,月底盤算,不留庫存。

西北聯合實業公司的未來發展計劃不小,計劃中包括修造鐵路機車設備等,也打算成立汽車製造廠,可以說製定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實業項目。還要借機擴大革命派的影響力,公司的許多要職就是革命黨人,連工人也派革命黨人進行活動,發展組織。

楊督軍對搞個實業公司是滿意的,發展實業也是他的夢想,上馬的許多項目不夠,製造民用設備等,這屬於創收的項目。隻是對軍工占比低,不滿意了。可是心中不滿,也沒有辦法提出異議,中央派不會許可他幹什麼軍工,一直嚴密地防著,他隻能在背後要求三縣區盡快兌現自己的承諾,幫助他發展軍工。

三縣區對楊督軍的搞軍工的要求不積極,本質不願意幫助省府發展軍工產業,至少進度別想快了,但是不拒絕幫助他發展事業,讓楊督軍有點無可奈何了。

不管怎麼說,三縣區沒有把自己定位為楊都軍的盟友,許多事情還得悠著點。

與根據地的關係是真正的盟友關係,這才屬於真正的支援,一方麵,打算幫助根據地建立自己的兵工廠,為此出人、送設備,先解決修理問題,再研究自製一些零部件,可以生產複製彈能力,製造手榴彈的能力,以後才能研究生產武器的問題。

隻是根據地對於全麵自產更感興趣,寧可花費訂購機床設備,派人來學習,不止軍工,其他東西也一樣要,比如:把小高爐弄走了一座,試圖實現生鐵自給,至於其他工廠的設備也一樣積極,反正李家鎮的機械製造業獲得不小的訂單,原因隻是便宜了,有補貼在其中。

由此引發的問題,根據地要支付大量的貨款,但是真舍得花費,按王書記的說法,為了明天,錢不花不行了!

三縣區對根據地的支援也沒有停止,依然按計劃發送軍援,物資也不斷運出,以求保證根據地的需求不出問題。

如今情況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在3月份時,根據地又陸續派出多達2000人的隊伍到達三縣區,開始接受軍訓。

對外公開說法:從外地征招的新兵,這事對外說法簡單,省府給三縣區部隊以警備11旅的番號,需要按編製補充力量。如果按正規編製,省屬警備旅為3團9營製,比三縣區實有的現役部隊多4個營,沒把炮兵營等計算在內,這都屬於警備旅沒有的編製,自然不算了。

三縣區的新兵訓練由教導隊負責,一共編有4個教導隊,三個縣各有一個,再加一個李家鎮。

這一天,周冰怡到李家鎮教導隊視察一下,主要是了解一下訓練情況。

她也算懂軍事的,到了教導隊看了一下,馬上發現了問題,於是問李業寧,“這都是新兵嗎?”

李業寧一聽就明白什麼意思,這批新兵的表現不一樣,不像新兵,而是老兵,於是馬上解說道,“他們對我們就是新兵,實則為根據地從民兵中抽調的骨幹分子,接受過訓練,不少人參加過戰鬥。”

周冰怡聽了,沒什麼意外之感,知道雙方的合作目的是什麼,幫忙根據地訓練與武裝4個營的作戰部隊,隻是此前不知道,會派什麼樣的人員過來。

這時李業寧又補充道,“他們的基本素質不錯,隻是體質不算太好,以前的營養不好,普遍有點瘦,花上一個月絕對可以變個樣子。”

她想了一下,又問道:“他們沒帶裝備來,我們有足夠的武器給他們嗎?”

“沒事,”李業寧笑道,“整個訓練周期是6個月,這段時間怎麼也能把他們的裝備造出來,再說,我們為動員準備的裝備也不少,家底子夠厚的。”

這話一點也不算吹牛了,他們一直按著戰時再動員5個營的部隊來儲備裝備,如今大多數裝備已經儲備完畢,甚至出現了富餘。

“現在還缺少軍官和士官,”周冰怡說道,“沒有配備齊全的幹部,聽說要過幾個月才能到達。”

“無所謂了,”李業寧依然笑道,“前三個月就是基礎訓練,等到幹部到位,再研究一下合練吧。”

周冰怡聽到這裏,也就沒什麼問題了,士兵訓練差不多了,再配上幹部,很快就可以完成部隊組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