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遼陽(1 / 2)

公元1901年4月26日,日軍以輕巡洋艦和運兵船為誘餌,引誘駐防渤海灣的共和國海軍出海攔截,然後以海軍主力尋求決戰。

雙方在海上激戰三小時後,共和國海軍戰敗,戰艦沉沒逃散多艘,旗艦定遠退入威海衛後擱淺,共和國失去海戰能力。

日軍獲得製海權後,不顧己方多艘戰艦負傷亟待維護,立刻炮轟旅順港炮台,在後方等待多時的運兵船在旅順附近海灘登陸。

駐防旅順的三十一師一團錯誤判斷戰場形勢,放任日軍登陸,然後在日軍海陸夾擊下迅速潰敗,旅順失守,日軍得以獲得港口,迅速輸送兵力。

匆忙趕來增援的三十一師三團長途奔襲後戰鬥力下降嚴重,在東北防總的嚴令下不及休整就向日軍陣地發起進攻,逐次添油後損失慘重,當天夜間被日軍登陸部隊擊潰。

此時三十一師已經損失了兩個團,師指和東北防總彙合後向山海關的第四師靠攏,當地政要更是聞風而逃。

此時二十八師後方防線洞開,日軍隨時可能揮師北上,與在太平渡頑抗的第一軍夾擊二十八師,一旦二十八師被殲滅,東北三省淪陷在即。

防總和三十一師匆忙撤退當中,竟然完全沒有想起來通知第二十八師,王啟年還是在日軍登陸二十小時後才接到總參的電報警告,此時日軍已經擊潰三十一師防線。

吳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臨危受命,帶著他的特務營南下阻擋日軍可能的北上企圖,為王啟年殲滅太平渡日軍爭取時間。

王啟年此時已經不再奢望能夠全殲太平渡日軍,隻求可以痛擊日軍後趁機脫離戰場,整頓防線後與第三十二師互為犄角,等待關內友軍的救援。

趙琅琊以下的一眾特務營軍官說什麼也沒想到吳畏去請戰居然能請回來這麼個任務,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勝券在握的戰局會突然扭轉,變成現在這幅模樣。

吳畏倒是知道戰場上往往勝負之間隻有一線之隔,可也沒想到會攤上這種事,果然豬隊友坑人太厲害。

他想不明白海軍好好的怎麼會中伏,再不明白本來在第一次鴨綠江戰役中表現出色的第三十一師怎麼會變得如此不堪一擊。

他現在最清楚的隻有一件事——日軍既然選擇了旅順而不是威海,目地隻怕不是奔襲北京,而是打算圍殲東北的國防軍三個主力師。

從通化到遼陽直線距離超過二百公裏,真正走過去要超過三百公裏,比在旅順登錄的日軍多接近一百公裏的距離。

特務營又比日軍晚出發了接近二十四個小時,吳畏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趕在日軍前麵到達遼陽,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將要麵對的日軍到底有多少兵力,是一個聯隊,還是一個師團。

為了搶占先機,吳畏親自帶領老兵最多的第一連輕裝上路,隻攜帶彈藥和幹糧,一路急行軍向遼陽趕去。

在吳畏的設想中,隻要趕在日軍前麵到達遼陽,就可以在當地獲得補給。

遼陽一直是東北重鎮,軍事地位向來重要,戰前三十一師師指就設在這裏。

此時雖然戰火還沒有燒到這裏,但是因為三十一師緊急後撤,城裏早已人心惶惶,逃難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帶著大包小包的家當沿著大路出城向著關內逃去。

三十一師留守的一個連士兵此時也早沒有了維持秩序的心思,抱著槍呆呆的看著擁擠的人群,也不知道應該幹什麼好。

四月末的天氣已經有些夏天的意思,中午時分太陽底下還是很熱的。

一個士兵伸著脖子愣愣看了一會逃亡的百姓,突然罵道:“他X的咱們也不是沒和小日本幹過,怎麼就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