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競選州長(1 / 2)

葉知秋的美國之行顯然收獲頗豐,在這個特殊的年代,他和羅斯福總統都各自為自己爭取到了巨大的利益。

作為年輕而貧弱的共和國總統,葉知秋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和來自美國民間的投資。其中的大部分經濟援助都集中在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而來自美國民間的投資則彌補了共和國在工業領域的空白。

葉知秋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沒人會為了環境保護和工人待遇對他發難,美國的投資者隻要有錢賺,也不會考慮自己帶去的設備和技術會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如何深遠的影響。

羅斯福對與共和國的全麵合作同樣感到滿意,作為共和黨的代言人,他為國內迅速積累的資本找到了宣泄的途徑,在那遙遠的大洋彼岸,有著龐大的市場和充沛的資源,足以讓他的支持者們感到高興。

因為在美國取得的巨大成功,葉知秋等人對接下來的歐洲之行充滿了期待。

相對於其他人的興奮,吳畏在這個時候保持了他一貫的冷靜,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對剩下的旅程感到樂觀。

在這個時代的東方,即使是曾經旅居歐洲的葉知秋,對世界政治格局的認知也不可能比得上吳畏那麼深刻。

此時的美國人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隨著迅速升騰起來的國力,自己在世界上有了怎樣的發言權,無論是深謀遠慮的政治家還是一心追求財富的資本家,對這個世界都保持著小心翼翼的謹慎。所以當葉知秋以一個有實力的追隨者形象出現時,正需要在亞洲有一個夥伴的美國人立刻就接受了他們。

與美國人不同,歐洲列強們已經習慣於把自己作為世界的中心,而輕視任何來自於歐洲以外的聲音。即使是擁有這個時代最多人口的工業國俄國,也因為半歐半亞的版圖而被他的歐洲鄰居們視為野蠻之地。

所以吳畏可以很明確的感覺到,葉知秋在歐洲將不會獲得他期待中的結果。

但是吳畏也沒有試圖去提醒別人。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如果虛假的希望能夠帶來快樂,他又何必去拆穿而惘做惡人呢?

事實上吳畏現在也沒空來當指路明燈,他此刻正在忙著做一件他本來是臨時起意,但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又覺得很值得全力進行下去的事情——幫助托馬斯參見新澤西州的州長競選。

此次美國之行,所取得的大部分收獲都集中在使團身處華盛頓特區的這段時間裏,在此之前,盡管程斌和他的團隊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賣力的向當地的政要和商人推銷自己的在華投資計劃,也的確獲得了非常廣泛的關注,但是真正進入實質性接觸的卻並不多。

後來之所以能夠在華盛頓特區取得如此豐厚的成績,完全是因為羅斯福對共和國的背書。

畢竟即使程斌再如何舌燦蓮花,也比不了美國總統的一句肯定。

當程斌等使團人員因為這些成績而歡欣鼓舞的時候,吳畏卻看到了與一個有實際權勢的政要結成良好私人關係後所能夠獲得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