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緊迫感消失之後,時間的流逝速度似乎突然就變得慢了下來,法國人不用再糾結應該怎樣安排葉知秋和尼古拉二世見麵,總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開始專心和共和國使團洽談各種合作。
法國人的投資熱情雖然比不上美國同行們,但是比起英國人的冷漠,已經讓人覺得如沐春風。
有了英倫三島的經曆,程斌等人把自己的預期調低了幾檔。直接拉到了最低,然後在熱情的法國人麵前居然又找回了一點自信心,雖然法國人的條件要比美國人的普遍苛刻得多,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歐洲仍然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能被法國人剪羊毛也能找到光榮的感覺。
當共和國使團上下忙於和法國人達成各種協議的時候,俄國使團則沉靜了下來,看上去似乎是受到沙皇遇刺的事件影響,所以表現得非常低調,一反剛剛到達法國時四麵出擊的樣子。
在接到俄國使團的正式通知後,法國總統盧貝親自登門慰問。葉卡捷琳娜在斯托雷平的陪伴下會見了這位法國總統。
事後,盧貝盛讚俄國皇後的美麗與智慧,認為她是堪比維多利亞女王的傑出政治家。
也許是受到這次會麵的鼓舞,經過斯托雷平聯係,葉卡捷琳娜在很短的時間裏密集會見了一批法國政要,並且在法國上流社會裏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不得不說,葉卡捷琳娜的德國血統幫了她很大的忙,盡管法德兩國高層互相看對方不順眼,但是卻彼此承認對方的貴族傳承。
顯然在法國人的心目中,出身於德國貴族世家的葉卡捷琳娜身體裏流淌的血液的高貴程度要遠遠高於粗鄙的俄國貴族。
在仔細考慮過利益關係後,葉知秋終於也在尼古拉二世遇刺後的第四天,以看望尼古拉二世的名義登門拜訪了這位在歐洲政壇上冉冉升起的年輕皇後,與她就兩國之間關係等很多方麵進行了探討,並且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達成了一致。
通過這次會談,葉卡捷琳娜的美貌和她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來的敏銳都給使團高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連葉知秋私下裏都認為葉卡捷琳娜這個與自己女兒同年的年輕皇後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
在這種正式的國事訪問當中,吳畏這個區區海軍少將就沒什麼露臉的機會了,他隻能在人群中看兩眼與葉知秋談笑風生的葉卡捷琳娜,同時在心理腹誹這個年輕的寡婦實在沒心沒肺,丈夫剛剛死去,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隨著葉卡捷琳娜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公眾的視線裏,巴黎各界流傳的關於尼古拉二世遇刺身亡的消息終於銷聲匿跡,再也聽不到了,畢竟沒人能夠想得到,俄國沙皇死了之後,俄國使團居然還能沉住氣待在這裏。
一個比較讓大眾接受的說法是,尼古拉二世在針對他的刺殺中受了重傷,所以需要靜養。
法國政府倒是派出了一隊醫生來為尼古拉二世服務,但是被俄國人委婉的拒絕了。對此盧貝表示理解,畢竟如果法國醫生插手後,無論尼古拉二世的傷勢好壞都對俄國使團不利。
很快吳畏就在杜迪夫人的聚會上聽說,俄國醫生已經宣布尼古拉二世的傷勢終於穩定下來,很快就可以出來見人了。
吳畏不知道葉卡捷琳娜打算用什麼辦法把已經死透了的尼古拉二世扶起來見人,同樣也想不明白,俄國人這個時候為什麼還留在法國境內,而不是盡快趕回國內去。
由於葉卡捷琳娜對於在黑龍江畔被俘的俄國將士們特別關心,專門以俄國皇後的身份請求葉知秋讓他們盡快回到親人身邊,所以葉知秋終於同意釋放這一萬兩千名戰俘,並且當場簽發了特赦令。
按照葉知秋的行程安排,他離開法國後還會去訪問德國,所以這份手令就需要有人專門送回到國內去。
於是葉卡捷琳娜當場向葉知秋提出,請他指派一個人雙方都能夠信任的人和俄國使團一起回國,以便盡快的執行這個協定。
直到這個時候,吳畏才知道葉卡捷琳娜為什麼要冒著穿幫的危險留在法國,原來她是在等待前來接應她的俄國黑海艦隊。
葉知秋對這個和自己女兒年紀相仿的俄國皇後態度很好,事實上也沒人能對著葉卡捷琳娜這樣美麗的年輕女孩假以顏色,所以葉知秋同意了葉卡捷琳娜的請求。
答應下來之後,就是人選的問題了。要找一個可以傳達命令的人不難,但是這個人需要和國防軍的東北駐軍打交道,就不能從海軍裏麵選人。如果考慮到還要監督特赦令的執行,這個人就還要在東北陸軍中擁有一定的人脈,這樣一來,其實人選就已經很明確了,吳畏將軍毫無異議的光榮中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