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馳看到麵前出現的這幫需要自己冒險來救援的士兵時,覺得心情很複雜。
他是參加過金水河大戰的老兵,當時俄國人那猛烈的炮火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而且當時他麵對的俄國兵也大多是有三年以上兵齡的老兵,戰術素養還算說得過去,至少不會比當時的二十八師官兵差,雙方麵對麵作戰的時候,傷亡比率也是接近一比一的。
就算是剛才他帶隊衝鋒時四下逃散的那些高加索兵,也可以看出來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隻不過再精銳的士兵,一但被擊潰,而且還是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情況,也不會有什麼好的表現,並不是經受過嚴格訓練後就可以在任何時候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所以這件事情上沒什麼好吐槽的。
但是看著現在這群大呼小叫衝出來痛打落水狗的二貨們,劉馳真心實意的從心裏往外窩了個大槽,什麼時候俄國兵都這麼水了,這也太毀童年了。
難怪葉卡捷琳娜手握重兵,被南方軍偷襲一下,整個指揮體係就完全崩潰了,要不是吳畏來得快,差一點落到身死道消的份上。
在劉馳看來,如果說那些高加索兵們還能算是合格的士兵的話,葉卡捷琳娜手下的這幫兵就隻能算是烏合之眾,打順風仗欺負一下弱者還行,真到危險的時候,就算是想拚命都找不到辦法。
不過菜鳥也有菜鳥的好處,這心態調整得快,剛才還被人家追著菊花打,現在看出便宜來,立刻就能轉過身來漫山遍野的追著人家跑,也算是很有行動力。
劉馳在那裏腹誹萌軍戰鬥力的時候。約瑟夫也在打量這夥突然出現的援軍。
他早就聽說過共和國的軍隊戰鬥力很強,中俄、中日連場大戰,居然未嚐敗績。
老實說歐洲軍人通常看不起亞洲的同行,約瑟夫雖然參軍時間不長,但是也沒能免俗,每次聽人提起中日遼陽戰役的時候,都覺得日本人的陸軍估計是太水,國防軍一個營能頂它們一個師團,要是換成自己,沒準一個連就包打了。
不過因為葉卡捷琳娜在遠東成軍,背後明顯有共和國的影子,所以俄國北方政府對共和國的態度比較曖昧,倒也沒有人公然詆毀國防軍的戰鬥力——畢竟中俄遠東大戰,輸的一方是俄國,實打實的被人擊潰了西伯利亞第一軍,要不是斯托雷平跑得快,整個第一軍都得進戰俘營等著葉卡捷琳娜去救。
所以約瑟夫和米哈伊爾這些高級將領們談起共和國軍隊的時候,達成的共識就是這是一支和俄軍現役水平不相上下的軍隊。
但是無論是誰,都覺得要比戰爭潛力的話,身為歐洲強國的俄國肯定要遠遠超過遠東的這個新生力量。
但是現在親眼看到共和國的軍隊出現在眼前,還是以救世主的方式出現的,讓約瑟夫真切感受到了來自內心的震撼。
看著那些身材不算高大健壯的士兵們舉著步槍從山坡突然衝出來,僅僅幾個人就敢追著一群高加索兵跑,讓約瑟夫感到非常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