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新任務(1 / 3)

吳晨出發不久,吳畏就跟隨登陸部隊上了岸。在他看來,因為感受到了威脅,所以運兵船的兩位船長為了加快速度,冒險向岸邊靠近,是日本艦隊做出的唯一一件好事。

相比起登陸過程中的種種混亂,陸一師士兵們上岸後的行動顯然要有條理得多,這也要感謝日本人沒有在這裏設置狙擊陣地,這才讓一團士兵們可以按照訓練時那樣有條不紊的展開行動。

一團副團長郭大可正蹲在他的身邊看地圖,身邊站著兩個已經上岸的營長。

總參提供的朝鮮地圖來自吳畏當初夜襲日軍前指時的戰利品,這讓吳畏覺得很無奈,打俄國人用俄國人的地圖,打日本人用日本人的地圖,總參的準備總能作到行動的後麵去。

按照正常的程序,他應該在致遠號上等到陸一師二團登陸後才上岸,但是敵情不明,兩眼一抹黑,吳畏當然坐不住,所以不等一團登陸完畢,就離開了致遠艦,倒是讓鄧世晶很是吃驚,他自己就是出名的膽子大,沒想到吳畏這位年青的中將比他的膽子還大,現在敵情不明,如果日本人突然出現,吳畏這個中將很可能就讓人家刷人頭了。

這時一個穿著野戰迷彩的士兵抱著步槍小跑著從前麵的樹叢裏鑽了出來,警戒的衛兵立刻舉槍大叫道:“口令。”

“抗日。”那人大叫道。然後也不要求回令,就那麼直接跑了回來。一麵跑一麵問道:“團部在哪?”

登陸場一共隻有兩三平方公裏,要不是中間障礙物極多,幾乎可以一目了然。

郭大可聽到了士兵的問話,站起身張望了一下,身邊的姚文建叫道:“豁牙子,這邊。”

大家看到姚文建認識這個士兵,立刻緊張起來。

姚文建的一營是最早登陸的部隊,一部分在吳畏帶領下向北擴展,另一部分在曹峰的帶領下向南搜索,無論是哪個方向回來的,都肯定帶著新的消息。

共和國此時的基礎教育還很薄弱,士兵們的文化知識大多來自部隊的培訓,很多人參軍前連個正式一點的大名都沒有,什麼豁牙子狗剩子滿地都是,雖然後來基本或請人或自己動腦,都取了正二八經的名字,但是大家叫習慣了,有時候改回大名反倒沒人知道是誰。

聽到營長叫他,豁牙子一溜小跑著過來,從懷裏摸出一張紙片交給姚文建,然後才看到師長和團副都在,愣了一下,連忙立正敬禮。

姚文建好歹是個營長,總不至於和豁牙子一樣沒眼力見,接過紙片直接遞給了吳畏。

吳畏閱讀速度極快,吳晨又寫得一手好小楷,所以掃了一眼就知道這是吳晨送來的戰報,他剛剛在北麵七公裏遠的地方襲擊了一個日軍小隊駐地,擊斃三人,俘虜四十五人,無人逃跑。經過簡單審問,這些人是朝鮮駐屯軍的士兵,主要負責搜集物資和給養。但是據俘虜交待,在附近一個村子裏有一支第二師團的中隊。

吳畏看著這上麵的數字覺得有些無語,吳晨大白天偷襲都能抓一串俘虜,這朝鮮駐屯軍的本事也太水了,和他所知道的朝鮮駐屯軍實力大相徑庭。

他把紙片遞給郭大可,向姚文建說道:“你帶你的營跟上去,支援吳營長。”

又轉身向另一個營長說道:“集合你的部隊,往北搜索,估計日本人快來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吳畏的烏鴉嘴堪比某位球王,在不到二個小時之後,南麵就傳來了密集的槍聲。

吳畏的金手指都在機械方麵,電子方麵雖然也明白一些,但是現在實在談不上有什麼電子技術——按照曆史,一九零四年才會出現第一個電子管,而且吳畏根本不知道怎麼製造和使用它。

所以吳畏空有一肚子電磁學理論,卻根本造不出來可以應用的東西來。當然也不可能用現在的技術造出無線電來。

所以到目前為止,國防軍的通訊能力還停留在基本靠吼上麵,傳遞消息都需在勤勞的通訊兵,從連一級開始,就有專門的通訊兵建製存在了,除了步兵之外,通訊兵應該算是一個大兵種了。。

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一團的士兵們在岸邊燃起火堆,引導著最後一批士兵上岸,一團全員登陸後,兩艘運兵船會立刻返航,給後麵過來的第二批運輸船騰出位置。

吳畏皺眉聽著隱隱傳來的槍聲,判斷著戰鬥的規模,朝鮮多山,自然屏障太多,槍聲被障礙物阻擋後,顯得模糊不清。

他等了一會,還是沒有消息傳回來,如果是在平日裏,他早就帶著人趕過去了。但是現在卻不能離開海灘。

半夜時分,終於有消息送了回來。吳畏披著大衣坐在一塊大石頭後麵,聽通訊兵向他彙報發生的戰況。

曹峰的連隊在向南搜索的時候與日本朝鮮駐屯軍的一個中隊遭遇。

因為吳畏給南線部隊的命令是彈性防禦,所以曹峰很自然的擺出了一幅節節抵抗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