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1 / 2)

黎明來臨的時候,吳畏才停下了自己的講述,喝了一口伊藤博文家裏的下人送上來的茶水,向另外三個人說道:“這隻是我的想法,執行起來的話,還需要不斷的修正。”

所謂的亞洲經濟一體化,其實不過是後世被批得體無完膚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簡單版本,此時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讓世界變成地球村,但是溝通中日兩國已經足夠了,所以吳畏提出或者說抄出來的這個理論已經有了實施的前提。

當然吳畏隻是提出中日兩國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可以在各自占優勢的方向專心發展,而把短板交給對方。

例如日本雖然製造業發達,但是本地缺少工業化所需的礦產,鋼材和煤炭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吳畏就建議睦仁將冶金和初級能源企業都搬到共和國去,在本土隻保留高利潤的精加工項目,利用共和國國內豐富的礦產資源一起去賺歐美的錢。

其實在吳畏看來,日本這個地方實在不適合搞工業化,成本太高了,還不如專心發展旅遊和金融這一類高附加值的產業,以及與之有關的周邊產業,話說不出比較的十一區還是十一區嗎?

不過麵前這三個人都不是普通人,特別是伊藤博文,吳畏對這個老頭的戒心很重,生怕自己把牛皮吹大了露餡,也隻能一點一點的來,隻要讓日本經濟形成對共和國的依賴,那時候要宰了還是肉番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聽吳畏說完,睦仁和伊藤博文都沒有說話,看起來睦仁有些心動,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自然不會輕易開口。

西園寺公望皺著眉毛說道:“歐美不會幹涉嗎?”他倒並不懷疑吳畏關於東亞經濟圈的提法,畢竟也是掌過權的人,知道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那是萬萬不能的。隻要手裏有錢,就可以做成很多事情,當然前提是要國家的經濟體能夠健康發展,所以他其實很擔心這個分工會使日本國內的發展走向畸形。

吳畏攤了攤手,“我們做什麼他們不會幹涉?”

西園寺公望啞然沉默,過了一會才說道:“我好像沒聽說貴國準備放棄哪些方麵的發展。”

吳畏心說這不是廢話嘛?誰知道你們靠得住靠不住。當然話不是這麼說的。

他向三個人解釋,現在共和國的經濟剛剛開始複蘇,算得上百廢待興,根本就沒有發展太快的地方,當然也就無所謂放棄。而且現在葉知秋在國內效仿西方的自由經濟,鼓勵民間自主創業,那自然是什麼賺錢上什麼,市場經濟下,也不可能有人去主動投資不賺錢的生意,在與日本產業衝突的方向,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去做了,也就達到了調節兩國產業結構的目地。

這個時代還沒有人係統的提出大區域範圍內的經濟調節理論,所以西園寺公望被吳畏描述的美妙前景唬得一愣一愣的,雖然覺得哪裏不對,但是卻一時想不出來,隻好坐在那裏苦苦思索。

後半夜的時候,東京都城裏的槍聲已經停了下來,吳畏不知道自己散在城裏的部隊都怎麼樣了,這個時候就算知道了也無能為力,所以雖然心裏焦急,卻仍然耐著性子等待麵前的三個日本人表態。

伊藤博文深深看了一眼睦仁,伏身向天皇施禮道:“臣覺得此議可行,躬請陛下聖裁。”

睦仁的神色有些古怪,他看著伊藤博文久久沒有出聲。而伊藤博文就那麼深深伏在地板上,也不肯起身。

吳畏立刻就察覺到了兩個人之間的問題,隻是猜不出到底是怎麼回事,轉頭去看西園寺公望,發現後者也是一臉的驚奇。

又過了半晌,睦仁才開口說道:“吳卿能代表你的國家嗎?”

他此前和吳畏說話的時候,一直是用“吳將軍”這個稱呼,現在改成“吳卿”,自然是已經同意了吳畏的建議。

吳畏搖了搖頭,向睦仁說道:“我隻保證盡力遊說國內。不過還是那句話,合則兩利,中日兩國並沒有深仇大恨,如果能夠攜手崛起,相信任何有遠見的政治家都是樂見所成的。”

如果是在吳畏穿越前的那個世界裏提出中日攜手的話,估計這個人的政治生命也就到頭了,最多能混個經濟學專家的名頭,但是在現在這個世界裏並沒有八年抗戰,雖然日本人曾經兩次主動進攻共和國,但是都沒占到什麼便宜,現在吳畏的登陸部隊又把一半本州島打成了漿糊,倒也說不上誰對誰的仇恨更大。

睦仁嗯了一聲,看了看緩緩抬起頭來的伊藤博文,說道:“如果是這樣,那麼就由你來組閣吧。”

伊藤博文再次施禮,然後搖頭說道:“如果陛下準許,我推薦西園寺君出麵組閣,他比臣更了解西方國家。”

其實還有一件事他和睦仁都心知肚明,西園寺公望一直對華執溫和態度,讓他上台組閣,不會給人太突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