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顧雨所料,葉卡捷琳娜的大使是來催促共和國履行諾言,出兵西伯利亞的。從大使先生話語中透露出的信息來看,葉卡捷琳娜顯然希望中方部隊能夠盡快出發,並且指明最好由吳畏帶隊,理由倒也充分,吳畏曾經與北方政府並肩作戰過,熟悉彼此的作戰方式,更容易協調。
藍曉田用膝蓋想也知道葉卡捷琳娜為什麼希望吳畏帶兵,拋開兩個人的私人關係不擔,隻說吳畏指揮的葉卡捷琳堡戰役,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得這麼漂亮,換誰也希望吳畏能夠繼續指揮作戰。
藍曉田一點都不懷疑吳畏去了俄國,還能再混個陸軍總司令來幹幹。他聽說在俄國陸軍當中,吳畏的威信相當高,當然這裏麵有一點貓膩他就不知道了。俄國人對於皇後的私生活並不看重,甚至有些喜聞樂見,所以吳畏在士兵當中的威信除了勝利帶來的那部分之外,傳說中皇後的異國情人這個身份也加分不少。
不過藍曉田並沒有對俄國人作出任何承諾。
雖然共和國的議會有點擺設的意味,國內的大多數事務都要看葉知秋的意思,但是像出兵國外這種事,顯然不是倉促之間就能夠決定下來的。
但是俄國大使提出的一個條件讓藍曉田很動心,因為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共和國陸軍出兵的話,所產生的費用就要由俄國北方政府承擔,這可以衝抵一部分對於俄國海軍的賠款。
所以藍曉田這才急急忙忙來找顧雨。誰知道第三師團對日本天皇的投降詔書是怎麼看的,最壞的可能下,如果他們就地向俄國人投降,那麼很可能葉卡捷琳娜就不再需要共和國出兵了。
那樣的話,共和國將獨自承擔中日戰爭中俄國海軍的全部費用,想一想就讓人透不過氣來。
顧雨立刻表示要去總統府當麵請示葉知秋,而且說到做到,立刻就走。兩個人一起出了顧雨的辦公室。
藍曉田告辭後,顧雨就站在院子裏等自己的司機把車開過來,然後看到李世榮走了過來。
顧雨招手讓李世榮過來,和他說了一下赴日調查組的事情,李世榮很興奮的說道:“我去吧。”
顧雨看了他一眼,給李世榮下了一個“不知死活”的定語,可惜沒辦法,誰讓自己信得過的人當中,就這個家夥的能力強一點呢。
說起來顧雨的親信裏人才匱乏,也和他長期在後勤部門工作有關,和他打交道的官員很少有來自一線的,自然也沒辦法把手伸進帶兵的軍事主官當中去。
他搖頭說道:“你還是算了,要是再惹到吳畏,我還得給你收屍。”
李世榮一愣,忍不住說道:“他敢。”
顧雨心中大大的不以為然,心說你不知道吳畏是土匪出身?膽子大到沒邊了。帶著兩個營就敢進東京去捉天皇,偏偏還成功了,有什麼他不敢幹的事?真要找個由頭把李世榮幹掉了,難道自己還能親自跑去給李世榮報仇?
他揮手說道:“你去找司法部的梁部長,請他出人和總參一起組成調查組,如果司法部那邊有重量級人物出馬的話,可以讓他們的人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