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無畏艦(1 / 2)

貝爾特朗是搞船舶設計的,自然對動力機構不會陌生,但是這個時代的內燃機雖然已經開始了實用化的征途,但是功率還遠遠不足以驅動龐大的軍艦,所以他更熟悉的其實是蒸汽機。

雖然看不懂手上的圖紙,但是並不耽誤貝爾特朗從製圖技術上看出吳畏的水平來,他吃驚的看著手上線條清晰,標注合理的圖紙,說道:“這是哪來的?”

“這個你不用管。”吳畏說道:“我需要一個專門生產內燃機的工廠,可以先從一個車間開始。”

貝爾特朗翻看著手裏的圖紙,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吳畏的話,突然指著其中一張圖問道:“這是什麼?”

“配汽正時圖。”吳畏說道:“你挑選一些了解內燃機的工程師,我來指導他們。”

“上帝。”貝爾特朗抬起頭看著他說道:“這是你設計的?”

“還有更多。”吳畏指了指自己的腦袋,“你唯一需要擔心的,是怎麼把它們變成現實。”

事實上這才是吳畏的本行,他也的確有足夠的知識來指導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工程技術人員。

如果可以的話,吳畏其實更青睞於柴油機組,同樣尺寸下,柴油機要比汽油機的輸出功率更高,也更符合吳畏的需求。

但是柴油機的構造要比汽油機複雜得多,他不知道這個時代壓縮點火技術發展得怎麼樣了,但是很顯然用到柴油機上麵需要更高的溫度,本著從易到難的原則,吳畏寧可先從汽油機開始。

而且在杜迪夫人的電報中,他知道萊特兄弟已經啟程向共和國出發了,至少他研製的發動機可以先用在小型航空器上。對於這個時代的汽車發動機,吳畏倒還真沒有太過期待。汽車工業是一個龐大的整體,吳畏隻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想得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石油化工等等多個領域的配合,其中任何一個短板,都可能讓整車的技術指標大幅縮水。

和杜迪夫人之間的交易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自然也很複雜,最終還需要吳畏和杜迪夫人麵談,但是至少兩個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程度還是很高,吳畏隻給出了一個意向,杜迪夫人就已經回報了巨大的誠意。

趁著吃晚飯的機會,吳畏和貝爾特朗聊了一些技術上的話題,貝爾特朗對於吳畏在艦船發展方向上的展望非常感興趣。

此時的法國海軍遠遠不能和它的英國鄰居相提並論,甚至都沒有德國人的野心,還停留在區域艦隊的規模上麵。這讓一直關心世界造船業發展的貝爾特朗很不甘心,為此甚至不惜與法國海軍高層發生衝突,這才被趕了出來,讓杜迪夫人撿了個便宜。

杜迪夫人很相信吳畏關於共和國經濟將進入高速發展期的判斷,所以從一開始就對塞舍爾造船廠投入了巨資,當時第三次中日戰爭甚至還沒有開打。

果然在第三次中日戰爭當中,塞舍爾造船廠連續接到了大量的訂單,特別是在中俄聯合艦隊戰敗之後,威海造船廠一日三驚,人心惶惶的情況下,塞舍爾造船廠利用法資的身份大量接受兩國戰艦的搶修任務。這一戰下來,共和國欠塞舍爾造船廠的債務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如果全額支付的話,杜迪夫人甚至可以提前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