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畏雖然說得客氣,但是也不會真的有城不進,就在山坡上吹冷風。他又不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所以看著侯碩在他的警衛們簇擁下騎馬向土城奔去,吳畏轉頭吩咐了一聲,大家也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去戰場看看。
說實話,吳畏一直在關注著戰場進程,特別是獨立團擊潰了白老旺所部之後,吳畏就更加注意觀察叛軍的反應。
與叛軍大小數十戰打下來,他已經摸清了這支軍隊中的很多事情。在他看來,俞世海最大的失誤,就是在退出北京後,把最了解自己的舒聲給解職了。結果在兩軍初期的交手當中,叛軍經常被成建製的圍殲,一方麵消耗了有生力量,同時也讓叛軍的士氣大受打擊,基本上現在見到獨立團就像老鼠遇見貓一樣,與其一路上擊潰沿途守軍勢如破竹的時候大相徑庭。可以說獨立團現在打叛軍是有心理優勢的,要是有記者來報道這件事情,給俞世海加個“恐吳症”也說不定。
吳畏沒什麼興趣吐槽俞世海都到了這個份上還惦記著權利鬥爭,寧可被打成喪家這犬也不肯起用舒聲。他自己這邊也沒好到哪裏去。再說沒準老俞覺得已經打得很好了呢。
所以吳畏現在最關心的其實是叛軍在戰場上的表現。
在他看來,就算是頭豬,被暴打了這麼多次也應該漲點記性了,怎麼叛軍還敢在這裏停留?事實上當他發現俞世海帶著叛軍一路西行的時候,就已經覺得事情不對了,俞世海不知道是滿族還是蒙古族,但是絕對不是契丹族,總不成是想建立西遼?
當他在迪化聽說回族叛軍出現的時候,還以為隻是巧合,但是現在看來,這個世界上果然是沒有新鮮事的。
對於侯碩來說,消滅了白老旺匪軍算得上大功一件,但是在吳畏看來,威脅回疆的從來不是千八百人的回族騎兵,像這種愚蠢的炮灰消滅多少也沒有用處,除非能學小胡子建集中營。
他需要考慮的是為什麼俞世海精疲力盡之餘,還要打托帕爾這一仗,俞世海和這些回人又是怎麼聯係到一起的,要知道當年平亂的左宗棠可是清朝大官,所以吳畏才不相信宗社黨會在起事之前就已經和流亡的回族叛軍眉來眼去了,他們之間要取得聯係,至少需要一個牽線搭橋的渠道。
獨立團發起攻擊後,吳畏把汽車都派了出去,自己現在就隻能騎馬了。而且真要說起來,這年頭坐車真不比騎馬舒服,運氣不好遇到故障的時候,還得下去推車,更不要說那糟糕的減震和時不時跳出來秀一下存在的黑煙了。
他帶著警衛們剛剛下了山丘,就聽到土城裏響起一陣槍聲。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平原地帶,位置還沒有土城的海拔高,自然也看不到出了什麼事。
王翔一把拉住吳畏戰馬的韁繩,叫道:“我帶人過去看看。”
吳畏嗯了一聲,表示同意。他雖然不介意衝鋒陷陣,但是總要分場合,要是一頭撞進人家的伏擊圈裏,那就成笑話了。
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獨立團擊潰白老旺騎兵的地方,一些步兵正在打掃戰場。
吳畏嫡係的部隊,指揮機關一向前置,他自己都出現在距離土城不遠的山坡上,劉東明身為獨立團團長,當然不能跑他身後去。所以在衝鋒開始後,他就已經帶著部隊下山了。
因為沒有車載通信設備,高速機動中的摩托化部隊很難指揮,所以吳畏一直不允許劉東明乘車參與追擊,所以他現在正和炮兵們在一起,順便用身邊的警衛連保護炮兵轉移,剛好離吳畏不遠。
聽到槍聲,他就立刻帶著人趕了過來。發現吳畏在這裏,當然要優先保護司令。
吳畏從東京回來,身邊隻有一個警衛排,這些人出京的時候分一半給溥覺,又撥給許晨劍幾個,剩下的人也沒有擴充,隻是從獨立團中補充回一個排的建製,身邊的人還沒有劉東明多。他自己堅持這樣,劉東明也沒有什麼辦法,隻好讓人時刻注意吳畏的位置,隨時準備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