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前途未卜(1 / 2)

雖然這是獨立團迪化整編後的第一次野外宿營,但是對於隊伍中的人們來說,也沒有太多的新鮮勁,畢竟從北京一路趕過來,露宿的機會不少,除了第一次看到機械化施工外,也沒有太多可看的東西。

吳畏身為指揮官,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用來處理私事。見過菲利普之後,他就回到團部的帳篷裏,看著地圖發呆。

鄭宇把吳畏的飯菜打回來,看到吳畏的樣子,沒敢打擾,準備把飯盒放下,卻被吳畏接了過來。

他捧著飯盒吃的時候,剛剛檢查過宿營地的劉東明回來了。下午和十二師送別的隊伍分手後,他在卡車上睡了一覺,顛簸的車輛對他來說沒什麼影響,反倒有點甘之如飴的樣子,從日本回來之後,劉東明就開始失眠,直到開始追擊俞世海叛軍之後,他才偶然發現自己坐在顛簸的汽車裏倒是可以睡個好覺。

他揉著臉問道:“還看地圖?”

“是啊。”吳畏感歎著說道:“這地圖畫得太簡單了,我不放心。”

共和國現在對於中原腹地的測繪也才覆蓋到城市,鄉村一級隻有一個圖例。更不要說這漫漫西北了,一張五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上居然還有大片的空白。讓吳畏照著這份地圖作行軍計劃,吳畏覺得還不如直接扔鞋比較靠譜一點。

“我問過房海濱了。”劉東明倒沒有太當一回事。和吳畏不同,他從當兵那天起就沒有多精密的地圖可以依靠,可不像吳畏是被掌上電腦,GPS北鬥係統以及各種導航定位儀器慣了的。所以並不覺得兩眼一抹黑是什麼難事。

更何況他們手裏的地圖上至少可以看出重要的標誌型地貌。

他捧起自己的飯盒,也和吳畏一樣端在手裏站在地圖前大口咀嚼,含糊不清的說道:“房海濱去過一次伊寧,現在手下就有從前在伊寧駐紮過的老兵。不過時間太久了,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

“你說日本人還會在哪裏嗎?”吳畏說道:“不找到他們,我不放心啊。”

“俄國人、英國人。現在又出了日本人。這片地有什麼好的,連兔子都見不著一隻。”劉東明抱怨道。

吳畏笑了一下,摩托化部隊雖然離機械化還差得遠,但是各種車輛走起來一樣驚天動地,兔子得多傻還留在原地等著讓劉東明看?這時代又不能刷微博。

他皺眉說道:“告訴歐陽,要時刻小心,發現日本人,允許提前發動工攻擊。”

“要真是第三師團,他們在西伯利亞凍了一冬天,到了這裏還能有戰鬥力?”劉東明也是老軍伍了,當年也到過金水河畔,想想在那種地方過冬就不寒而栗。一支上萬人的部隊在完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曆時半年,徒步行程上萬裏之後,還能剩下多少人有戰鬥力可真難說。

吳畏看了他一眼,搖頭說道:“你太小看人類的堅韌程度了。”

劉東明正咬了一口幹糧費力的咀嚼,一時倒不出嘴來說話,但是從他的神情上來看,顯然很不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