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俄軍隊出現在莫斯科以北地區後的第二天,吳畏帶領自己的部隊在莫斯科郊外伏擊了南俄先頭部隊,全殲其兩個步兵連以及其後跟進的步兵團部,然後在確定敵方兵力後,放棄外圍陣地,退守莫斯科。
轉眼之間,圍城戰就已經進行到了第十天,莫斯科城外聚集起南俄方麵超過三十萬的軍隊,番號從最初的北方集群和高加索方麵軍,到最近出現的尼古拉大公指揮下的東北集團軍。
在這些兵力的全力進攻下,大半個莫斯科已經夷為平地,吳畏的指揮部也被迫從市政大廳搬到了帝國銀行的地下室裏。
連續十幾天的激戰過後,吳畏身上的軍裝已經殘破不堪,臉上更是毛發叢生,看起來像是一個野人。
因為亞曆山大四世離開的時候,並沒有給吳畏留下重型武器,就連能用的步槍都沒有多少,所以麵對城外俄軍的火力打擊,城內守軍除了默默忍受之外,也沒有其它的辦法可想。
吳畏指揮部旁邊就是搬遷過來的步槍生產線,震耳欲聾的機械噪音在地下室裏更加顯得威力巨大,但是此時地下室裏並沒有人分出精力去抱怨。除了忙碌來去的人群外,還有一些作戰部隊的官兵抱著步槍依靠在牆壁上休息。
伊萬諾維奇穿了一件油漬麻花的工作服,站在吳畏的麵前,正在盡自己最後的努力,“伊凡平時工作的表現很好,他隻是太害怕了。”
“他也許是個好工人,但是現在我需要的是軍人。”吳畏說道:“他辜負了我的信任。”
伊萬諾維奇還想再勸,負責執行槍決的俄國軍官已經走了進來,向吳畏示意執行完畢。
伊萬諾維奇歎了一口氣,想了一下,向吳畏問道:“我們還有希望嗎?”
“至少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沙皇的力量。”吳畏平靜的說道。
直到南俄軍隊兵臨城下,吳畏才發現自己被一向看不起的沙皇耍了。雖然他一直都覺得自己會麵對一場惡戰,但是從來沒有想到過,居然會同時麵對來自南俄兩個集團軍群的圍攻,幾乎敵軍出現的那一刻起,他逃跑的路線就被切斷了。
後來的事實也讓吳畏慶幸自己沒有貿然放棄莫斯科,使用裝甲部隊突圍,因為尼古拉大公的部隊很快也出現在了城外的敵軍序列當中,如果當初放棄莫斯科,那麼自己就會陷入數十萬人的前後夾擊當中。
圍城之後,吳畏就失去了與東方的電報聯係,但是從尼古拉大公的軍隊出現在城外來看,估計諾夫哥羅德已經陷落了,不然尼古拉大公的重武器不可能運過沃爾霍夫河。
很顯然沙皇主動放棄自己的首都,就是為了吸引西進的敵軍,畢其功於一役。隻不過顯然沙皇高估了吳畏所部的建製,現在看來,頗有用高射炮處決犯人的意思,布這麼大個局實在有些大材小用。
不過吳畏也沒打算讓亞曆山大四世失望,有遼陽血戰的經驗,他把城內的平民組織起來,逐個街區與南俄正規軍打起了巷戰,在挺過了最初的崩潰之後,居然真的頂住了對方的進攻。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數萬俄國平民死亡,大半個莫斯科成為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