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吳畏有些興奮過度並不算說錯。昨晚很多人見證了呂蘭清進到吳畏的房間裏後就再沒有出來。孤男寡女共處一室,用中過箭的膝蓋想,也能知道會有什事發生。
而且俄國人的建築物雖然沒有豆腐渣的說法,但是隔音水平也就強差人意,不知道的時候還能蒙混過去,知道結果再逆推過程,再沒有印證不了的事情。
也不知道這種傳說中的補魔手段是不是真的有效,反正吳畏現在是全狀態回複,藍紅全滿,無論精氣神都好得不得了。
突破正麵防禦陣地後,天邊開始泛起朝霞,黑暗逐漸消退。
吳畏回頭看了看,發現身後的裝甲車輛稀稀拉拉的排成一個鬆散的隊形已經追上來了。他甚至可以看到第二輛車上齊鐵柱那張滿臉油煙的臉。
在這個時代,德國人還沒有油紙包,俄國人的工業產品還沒有混出皮實耐用的名聲,卻已經初步具備了加工精度低,誤差大的特點。
特別是吳畏的這些車輛還是趕工出來的東西,質量如何自然可想而知。每當發動機全力運轉的時候,車內都會充滿混合著油煙的廢氣,讓人懷疑是不是通到車外的排氣管堵了。
如果再加上油品差、燃燒條件不好等條件,基本上在車裏待上一會就成大花臉了。
所以吳畏也沒好意思笑話齊鐵柱,他自己也沒比他好到哪裏去。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互相認出對方來,隻能說明大家對彼此都太熟悉了。
“讓他們繼續開始右轉。”吳畏向站在身後的車長大聲吼道。
他的指揮車裏有四個人,吳畏取代了車長掌握並列機槍的差事,原來的車長隻好委委屈屈的給他當通信兵。事實上即使是這個差事都是他努力爭取來的,要不然他就的回去開卡車了。
吳畏的科技點都花在機械相關上麵了,半導體方麵也就知道點大概,自然不可能直接開車載無線電的掛,事實上他連車內定向通話係統都沒有解決,這款造型新潮的裝甲戰車其實就是一個放低了地盤的拖拉機,構造簡陋到就算來個藍翔的高材生也開不出花樣來。
所以為了解決車際間的通訊問題,他采用了最簡單的辦法,手旗語。
白天用旗,晚上用燈。
當然這種方法沒有辦法發布複雜的命令,不過以這些戰車的速度來說,在必要的情況下,吳畏完全可以下車去挨輛通知,然後再跑回自己的車上來。
轉向的信號比較簡單,但是集體轉向的過程仍然一片混亂。雖然這些車裏的駕駛員和車長都是老司機出身,但是倉促間使用這種完全陌生的車型,還要在行進間保持隊形,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吳畏心情不錯,盡量不去看亂成一團的局麵,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舉起望遠鏡向四下裏觀察。
他並沒有擊穿當麵的敵軍,雖然慌不擇路的潰兵讓這個想法的實現變得唾手可得,但是吳畏又不是來刷人頭的,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被他擊潰的是高加索軍團的防區,隔著一片稀疏的樹林,就是南俄北方軍團的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