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漢陽廠就不能不提趙運鐸,如果不是他慧眼識珠,吳畏現在應該還頂著少校的軍銜在總參大院裏的某間辦公室裏蹲著熬資曆,或者幹脆就陪著黃有為搞紙上談兵,然後在心裏期待有什麼機會外放出去帶兵,當然也就更不可能有帶著警衛營在遼陽血戰,一戰成名的機會。
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趙運鐸對吳畏有知遇之恩。
所以吳畏對趙運鐸一直都心存感激,在他的全力協助之下,漢陽廠生產的各種軍用民用產品的銷售都非常好,在給趙運鐸帶去滾滾財源的同時,也讓他在軍政兩界獲得了更多的發言權。
但是後來吳畏就從黃有為那裏發現,趙運鐸所代表的從龍係似乎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團結。傳說中的五虎上將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與吳畏有半師之誼的黃有為,和對吳畏有知遇之恩的趙運鐸相互之間也頗有微詞。雖然不至於水火不容,但是也算老死不相往來,最早讓趙運鐸見識到吳畏軍事理論能力的那篇論超限戰的文章還是通過別人才從黃有為的手中傳過去的。
說實在的,在發現這一點之後,吳畏相當佩服葉知秋,居然能帶著這麼一群各懷心思的下屬,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起如今的共和國。這統禦力也算逆天了,反正吳畏自認是做不到這個程度的。
即使到了吳畏現在的地位,他也一直沒有弄清這個傳說中的五虎上將到底包括哪些人。而知道內情的趙運鐸、黃有為甚至是葉知秋對此都不置可否,堅決不給吳畏一個明確的答案。
直到後來的某一天,因為尋找秀雲,吳畏意外捉到了葉知秋從前手下的特務頭子李重光。
李重光身為當年葉知秋身邊的情報組織負責人,了解的事情自然多到可以讓任何人害怕。
當然要知道這些情報,吳畏也很是花了一些心思。而且最重要的是,像李重光這種人,你永遠無法確定從他口中得到的信息是否是正確的。
不過最終吳畏還是得到了一些他想要知道的情報,包括那個看起來很猥瑣,像個鄉下老農的趙運鐸年青的時候是個翩翩美男,不但頭腦聰明,而且心狠手辣,也曾經是葉知秋手下的一員悍將。單論指揮能力的話,趙運鐸未必就在黃有為之下,也難怪趙運鐸一直對黃有為“軍神”的稱號嗤之以鼻。
而且在李重光看來,趙運鐸的指揮方式和吳畏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兩個人都習慣劍走偏鋒,為求勝利不擇手段,要麼大勝,要麼大敗。
那個時候在葉知秋手下的人才當中,趙運鐸和黃有為都算是一時翹楚。而且因為黃有為一直在湖廣練兵,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葉知秋下屬,兩個人之間更類似戰略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
所以其實趙運鐸才是那個更被葉知秋信任的人,他直接掌管著葉知秋手上的情報組織。當時的李重光隻不過是京城一地的情報頭子,趙運鐸的眼線卻已經布滿全國。
這一切一直持續到趙運鐸遇到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葉知秋的妻子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