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總統府的人來請吳畏過去,卻被告知吳將軍出城去了。總統府的人大惑不解,連忙問吳將軍出城去哪裏了。
不管吳畏實際上是因為什麼原因回京,畢竟他是打著述職的名義被招回來的,就算他不主動去有關衙門報到,按照程序來說,也總是要住所等候幾天的。這麼快就出城去遊玩,也實在讓人費解。
所以吳畏這麼幹,要麼是覺得自己已經不用等待任何人了,要麼就是真的破罐子破摔了。
聽到詢問,總參招待所的人神情有些奇特,神神秘秘的說道:“聽說是去玉龍觀拜呂洞賓了。”
總統府的人聽得莫名其妙。四九城裏達官貴人眾多,各種佛寺道觀數不勝數。起碼這個人就從沒聽說過玉龍觀的名頭,想來不是什麼大地方。像吳畏這樣的人物,就算是要求神,怎麼也應該挑個香火旺盛的大地方才對!再說拜呂洞賓這又算是哪一出?
可是吳畏既然不在,他總不能就這麼回去交差,於是派人先回總統府報信,自己也帶人出城來尋吳畏。
玉龍觀坐落在四九城外,離開城區頗有一段距離,而且也沒有大路可通。所以吳畏出城之後就放棄了總參提供的汽車,改騎溥覺早已準備好的馬匹。
走了一程,吳畏覺得這個地方越看越眼熟,忍不住轉頭看一下身邊陪著他埋頭趕路的溥覺。
溥覺在這一年當中變化的確很大,起碼變得機靈多了。感覺到吳畏轉頭看他,抬頭向吳畏悶聲說道:“就是李重光從前住的地方。我老姐說這個地方熟悉。”
吳畏哼了一聲,也懶得理他,低頭繼續趕路。要找熟悉的地方,難道忻親王府不好?就算忌諱那裏死了人,在城裏又不是找不到地方,至於跑回這裏嗎?
溥覺也知道自己辜負了吳畏的信任,沒有看好姐姐。不過他這一年來也算是成熟了許多,並不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解。
仍然是那個平靜的山村。據說這裏本來是滿清的一處皇莊,後來逐漸衰落。因為足夠偏僻,所以被李重光當成了據點來使用。李重光死後,村子裏的爪牙被被吳畏洗了一遍,現在隻剩下幾戶老實本分的農民。
吳畏當初作出決定的時候,隻是本著習慣性的小心謹慎,可沒有想到秀雲還會回來。
好在秀雲並沒有住在從前被囚禁的那個院子裏。而是在村頭一個山坡上新建了一座道觀。按照溥覺的說法,這道觀至少在清初就已經存在了,清朝皇室崇佛,這皇莊旁邊的道觀沒了香火,也就逐漸凋零破敗了。
秀雲被囚禁在這裏時,從村人的口中聽說了這件事,後來想要出家的時候就逼著溥覺重新翻建了這裏。就連名字和供奉的神仙也都沒有改變。
一行人在觀外下馬,吳畏看了看觀門外懸掛的木牌,這牌子木質頗新,上麵的字跡依稀出自秀雲的手筆。想來從前的牌子已經沒有了,這是秀雲自己動筆補上了。
溥覺保護老姐還是頗為上心的,小村裏早就安排了人。看到吳畏一行人進來,這些留下來保護秀雲的人都湧了出來,其中有些人認得吳畏,一看到這位傳說中的軍神,嚇得腿都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