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內宅之位(1 / 2)

吳畏在這裏官最大,所以他說要走,也沒人敢問出了什麼事,為什麼郡主格格不管飯。包括溥覺在內,大家都取了自己的馬,呼呼拉拉的跟著吳畏往村外跑馬。

溥覺其實很想知道觀裏到底出了什麼事,不過看吳畏心情不好,他也就沒敢問。

這一年多以來,溥覺獨擋一麵,長了不少能耐,心想也漸漸不再單純。

如果說從前他撮合吳畏和秀雲,還是因為看中吳畏的英雄氣概,那麼現在在他的心裏,已經開始多了一絲別樣心思。

吳畏從俄國回來的時候,後勤單位先乘坐俄國人的船走水路到達天津,隨船的人當中,除了獨立團之外,還有一部分在俄國討生活的中國人。

俄國內戰雖然結束了,但是邊境並不太平,吳畏帶著戰車部隊可以大搖大擺的走陸路,普通人就沒那個能耐了。

陸路太危險,水路也不容易。北冰洋上倒是沒有海盜,那可不是因為這裏治安好,而是因為北冰洋風高浪急,航道險惡,每年的適航期又太短。來往的海船基本都是俄國海軍,他不搶別人就算好的,怎麼可能有船供海盜搶?就算有那麼幾個不開眼的海盜,也都早早就凍餓而死了。

既然沒有商船可坐,那麼中國人回國就隻能繞道歐洲,路途遙遠不說,路上也不見得就安全。所以聽說俄國海軍會護送獨立團的人回國,就有很多人把關係托到了吳畏的麵前。

吳畏倒也沒有矯情,隻要開口的一體都答應下來,反正是葉皇消費,又不用他來掏腰包。

這些人在俄國討生活,大多能說或多或少的俄語。自然攢了一肚子有關於吳畏的八卦,回到國內別的先不說,都拿吳畏的傳聞來顯擺自己消息靈通。

再加上吳畏無償答應帶這些人回國,大家承情,基本上都是自幹水的吳畏粉,相當於一支軟文大軍。

八卦傳得多,就有人收集起來編成話本來開書,這看著沒有知識產權那一說,同行都可以開貼吧,所以看到市場反響很好,各位藝人一擁而上,連評談大鼓太平歌詞都開始說吳大將軍戰沙俄的話本。

據說本來俄國南方政府要比北方政府厲害得多,南方的男沙皇發兵八十萬,詐稱百萬,把北方的女沙皇包圍在葉卡捷琳堡,那包圍圈裏三層外三層,足足紮下十裏連營,一個小村子裏就有三萬重甲騎兵。

眼看著北方政府坐困愁城,束手待斃的時候,城中惱了一位英雄,當然就是吳大將軍了。我們私下說,就這個情節安排來說,主角出場太晚,不是大神估計就要撲定了。

也就是那時候競爭不夠激烈,聽眾也有足夠的耐心,這才沒有出現撲街遍地的慘況。

簡單來說,吳大將軍衝冠一怒為女皇,帶著五百校刀手殺透重圍,三箭定烏拉爾山,殺得男皇一路西逃。

吳大將軍緊追不舍,最後在一個叫吉普的地方用弓弦絞死了男沙皇,從些定下沙俄江山。

為了感謝吳畏救命之恩,俄國女皇情願嫁給吳畏,讓吳畏來做俄國的皇帝。但是我們吳大將軍仰天大笑摔門去,我輩豈是那樣人?就這樣回國來了。